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0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激活疫情之下就业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13 00:00 来源: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蔡卫民代表:

    您好!由您提出的“关于激活疫情之下就业问题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就业部署要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统筹兼顾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体推进,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整体稳定。

    一是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稳岗稳就业。发挥社保惠企作用,2020年以来通过社保免、减、降、缓、补等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400亿元。其中,20202-12月期间,免征中小微企业及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共计216.59亿元,减半征收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应缴纳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共计12.49亿元。连续两年推进医保降费,2022年职工医保单位费率降低1个百分点,2023年再降1个百分点,由8%下调为7%,每年可节约企业成本30亿元。积极落实各级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各类奖补,2020-2022年审核发放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相关就业补贴1.57亿元、惠及企业1.8万家次,2022年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01亿元、惠及企业1.97万家次,产假期间社保补贴4.65万元、惠及企业13家。2022年,为585家稳岗效果好、用工规范的民营企业发放;苏岗贷;25.07亿元。此外,创立助企用工服务专员制度,完善机制服务保障企业用工稳岗。

    二是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从项目资助、场地扶持、创业贷款、创业补贴、融资配套等方面给予多要素、全流程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新创业。对符合要求的大创项目在初创期一次性给予10-50万元资助,并对发展前景好的给予最高300万元接力投资。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各区和高校结合实际建设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按规定给予30-50元建设补助,并根据载体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估,给予最高20万元绩效奖补,建成大创园、留创园等载体135家,持续汇聚创业服务资源。连续举办;赢在南京;青创大赛、;南京创业潜力新星;评比、;创聚金陵;创业服务主题活动等,积极营造良好创业氛围。2020年以来全市培育自主创业者超1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三是大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打造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宁聚;工作品牌,持续优化政策服务体系。对接创新产业、重大项目等,充分挖掘、广泛筹集各类就业岗位开通24小时线上招聘平台动态对接服务,市、区联动集中发布招聘服务信息并组织招聘活动,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持续充分运用大数据,广泛搜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企业招聘需求,开展;对接问需;,精准推送匹配岗位。根据国家和省公务员录用政策规定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每年拿出全市录用计划的20%左右定向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四是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为在宁高校学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就业市场需求,及时发布就业创业补贴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清单,开展茶艺师、育婴员、西式面点师、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移动网络优化、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认知症照护、母婴护理、健康膳食制作等培训。加强校地合作,深入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校园行,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从学生入学起到毕业前,贯穿在校生活的全过程对学生开展就业观念、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联合南京电视台大学生频道推出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指导课程,持续推送《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等,介绍求职招聘渠道、创业扶持政策、困难帮扶举措、求职防骗提醒等。结合;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文创非遗;等主题,市区联动开展2023年创业大讲坛活动。聚焦创新产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丰富培训供给,筹集高质量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围绕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开展各类融合服务活动。

    五是强化精准帮扶兜牢就业底线。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或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就业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大龄、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机制,依托街镇、社区针对性提供;1311;就业援助服务(即提供1次政策宣讲、3次免费推荐就业、1次免费职业指导、1次免费职业培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积极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兜底帮扶援助对象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有序推进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为社区及周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

    感谢您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关心,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四点意见,进一步加大惠企、拓岗、帮扶和宣传引导等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和服务好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在宁就业创业。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0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