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19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落实南京城市更新管理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5 16:06 来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花贵侃委员:

    您提出 “关于进一步落实南京城市更新管理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城市更新工作总体情况

    去年4月,住建部在全国开展城市更新试点遴选工作,我委按照试点要求,全面梳理我市良好基础条件和既有工作经验,牵头编制了《南京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方案》,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积极申报,同年11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

    今年4月,我市印发了《南京市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宁政办发〔2022〕15号),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分级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了“谁来更新”“更新什么”“如何更新”等基本问题。同时,方案根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涵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的要求,将我市对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有益探索纳入工作范畴,并合理增加生产类、公共类以及综合类等城市更新类型,形成以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治理、居住类历史地段为代表的“生活”空间,以旧厂房、旧商业区、老旧楼宇为代表的“生产”空间,以道路街巷、滨水岸线、生态修复、小微空间等代表的“生态”空间的一体化更新。

    为做好城市更新顶层设计,今年4月以来,我委在已出台的试点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基础上,通过充分学习上海、深圳、成都、广州等城市的经验,对江北新区及主城六区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市相关部门、央企国企、金融机构、智库组织、专家学者等关心城市更新工作的社会各方开展座谈,牵头起草了《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为居住类、生产类、公共类、综合类城市更新项目推进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已完成《办法》初稿编写和两轮意见征询,收到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实施主体和基层单位的相关意见近百条,我委正在修改完善,近期上报市政府审议。

    二、新街口中心商圈相关情况

    商业焕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商业繁荣也是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新街口是南京商业繁荣的展示窗口,是以商业、商务为重点,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的城市中心,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街口商圈发展,2019年2月,市政府专题调研新街口提档升级规划工作并召开会议,要求新街口应代表南京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与品位,成为体现“省会城市首位度”的中心区,更要成为“国际一流体验感”的高品质中心区。围绕专题会精神,我市相关部门对新街口地区提档升级规划及设计工作开展专项研究,编制了《南京新街口中心区提档升级规划与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202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先行启动了新街口金陵饭店周边区域环境形象一体化优化提升项目,并开展了新街口核心区环境品质提升可行性方案研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街口商圈建设工作提出要求,“新街口商圈提质升级工程”也被列入2022年城建计划B类项目,主要是对新街口核心区的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南路、汉中路及沿线关联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优化核心区范围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等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对道路、绿化、交通、照明、城市家具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同时,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新街口业态品牌升级、消费新场景打造等,组织专业机构开展首店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制定新街口商圈首店发展策略,指导支持业态品牌持续焕新。

    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情况

    (一)土地规划方面

    针对新街口商圈等旧商业区更新,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南京市空间要素保障创新计划和若干配套政策(2022版)》《南京市存量房屋改建为租赁住房办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其中,低效用地再开发主要支持政策包括:一是拓宽开发主体范围。增加原土地使用权人联营、入股、转让方式开发,允许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联合体、项目公司作为新主体再开发。二是划分四种再开发模式。结合南京市情确定老城嬗变、产业转型、城市创新、连片开发四种模式,分别对应老城中文保和公共配套完善、工改研、新业态发展、集中连片开发等再开发需求。三是放宽土地供应方式。特定条件下允许协议出让、带方案招拍挂、定向挂牌、组合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四是加大配套激励措施力度。设置有关收益分配、整体开发、提高容积率、多用途复合利用、建租赁住房等方面的激励措施。目前,纳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计划的项目共552个,用地总面积2176.33公顷,今年将继续编制发布实施计划,有序推动片区整治、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增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二)消防审验方面

    2020年,我市印发了《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设计指南(试行)》,以正面清单的形式提出了消防设计审查中可以适用建筑原设计标准的条件和情形、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提出不适于开展局部改造的情形、建立在项目策划阶段引入项目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机制,减少因盲目实施造成后期投资浪费。2021年,我市在上述指南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发布了《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202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既有建筑、建筑内部装修的定义,适当拓展了扩建工程适用范围,等,做到了政策的延续、稳定。此外,我市还印发《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改造利用防火加强措施指引》,填补了我省历史建筑防火设计的空白,并与前期发布的《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对象防火安全保障方案衔接办法》相互呼应,形成“组合拳”,为我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穿上“防火衣”,后续防火设计、防火保障方案评审、消防审验及消防检查将有据可依,同时,进一步畅通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项目的更新路径。

    (三)社会资本参与方面

    在《南京市2022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支持规范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挖掘运营社区服务等改造项目收益点,通过项目后续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实现可持续。积极引导供水、供电、供气、弱电、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出资参与小区改造中相关管线设施设备的改造提升。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申请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居民自筹集资、合理使用公共收益、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补缴、续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出资加装电梯等方式筹集资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和户内装修改造。

    四、下一步工作

    虽然我市就城市更新出台了一批政策,推进了试点项目,但离群众和各市场主体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新街口商圈整体更新。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推动新街口等商圈提档升级,推动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一是修编商业网点规划。从商业网点布局长远发展出发,结合商业发展趋势,开展商业网点规划修订工作,构建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体系。二是塑造“南京新街口”品牌形象。持续策划话题传播,组织举办南京新街口创意地标设计大赛等专题活动,开展购物节、时尚周等主题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南京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相对固定的商圈品牌活动,打响南京新街口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品牌口碑。三是推动相关更新项目实施。尽快研究启动新街口商圈提质升级工程等更新项目,充分借鉴夫子庙、老门东等步行街改造提升经验,推动新街口商圈内步行街区更新改造提升,开展环境优化、景观亮化、品质提升等工作,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引导商圈内各产权主体自主更新,共同维护好“中华第一商圈”品牌。

    (二)完善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以《办法》编制为契机,明确城市更新的规划、土地、消防、征收、建设管理等相关支持政策,同时把握“更新后优于更新前”的原则,探索制定相应弹性技术标准,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构建“1+N”政策体系,为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赋能。

    (三)建立社会资本参与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央企、国企、民企单独或者通过成立“更新联盟”参与我市城市更新工作,引导各类实施主体通过挖掘城市各种闲置资源、整合各类分散资源,以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真正实现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一体化推进。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诚挚地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城建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