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缓解中山陵景区等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2 10:18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盛华定委员:

    您好!由您领衔提出的《关于缓解中山陵景区等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钟山风景区是南京市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局一直高度重视该景区周边的交通问题,积极配合中山陵园管理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有效缓解了中山陵景区交通拥堵问题。你们在提案中提及的相关意见建议,我局经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玄武区政府、秦淮区政府、栖霞区政府、市公安局、中山陵园管理局会商会办,将积极予以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局对钟山风景区的交通保障情况

    (一)完善公共交通配套,与景区形成良好接驳

    我局在城市公共交通实际规划中,始终重视对南京市各大景区公共交通需求的充分保障,围绕中山陵景区,四周建成了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与景区形成了良好接驳,提高了对进出景区市民游客的公共交通分担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景区的交通拥堵状况。目前市民游客通过公共交通游览钟山风景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地面公交,二是轨道交通,具体情况如下:

    1.路面公交共计24条与景区接驳

    (1)卫桥陵园路入口接驳:5路、20路、34路、36路、55路、142路。

    (2)下马坊博爱路入口接驳:5路、34路、36路、55路、84路、142路、315路。

    (3)灵谷景区接驳:202路。

    (4)白马公园入口接驳:20路、24路、48路、91路、125路、140路、308路。

    (5)板仓街及蒋王庙入口接驳:6路、10路、11路、68路、70路、115路、118路、131路、313路等。

    (6)中山陵停车场(紫岚里街区)接驳:公交34路(中山陵停车场站)。

    (7)明孝陵1号门接驳:公交20路、315路。

    2.轨道交通情况

    现阶段途经景区周边的地铁线路为2号、4号线,设有:苜蓿园、下马坊、岗子村、蒋王庙、钟灵街等站。

    (二)常态化开展交通执法工作,保障市民游客出行权益

    针对景区内的交通拥堵和出租汽车营运乱象,我局交通执法大队联合辖区管理部门、公安治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针对严重拥堵区域,加强车流疏导;针对客运违章高发区,严查出租汽车宰客、绕道、拒载、非法营运等行为。此外,重点梳理12345、12328、各类信箱中关于钟山景区乘客投诉的工单,根据工单线索调查出租汽车司机的违规行为是否成立,并进行相应处罚,不断净化景区出租汽车市场运营秩序和环境,保障市民游客出行权益。

    二、关于推动实施《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等若干建议

    (一)《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修编进展情况

    《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经由上级各部门审查后,仍在修改完善中。目前中山陵园管理局正根据省林业局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总规文本,并需征求省水利、省文物等相关部门意见,待新总规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将及时推进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快推动实施落地。

    (二)景区东入口区域规划及项目推进情况

    景区东入口公园以环陵路为界,东侧拟建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及旅游车辆停车场,由市旅游集团控股钟山风景区建设发展公司具体组织实施。经了解,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市政府重点项目,钟山风景区建设发展公司现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

    环陵路西侧拟建为入口公园及景区交通换乘中心,总面积约3公顷,内容包含:约1300平米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换乘车辆停车、接驳,整体景观环境提升等。西入口公园项目已被列入今年城建计划B类项目,中山陵园管理局将根据该地块的土地权属单位钟山风景区建设发展公司土地划转情况、风景区总体规划审批情况、紫金山—玄武湖规划国际咨询工作成果及财政资金安排落实情况,适时调整、优化项目方案并组织推进。

    (三)旅游交通专项性需求研究指导情况

    为减轻景区交通压力、提升旅游交通品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展了南京中山陵风景区交通拥堵治理方案研究,从长远角度提出以下策略:一、打造景区综合交通系统是核心目标。景区应建设以人为本、对外畅通、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系统,实现内外交通一体化和景区交通一体化。二、分离景区过境交通是首要任务。景区南部区域部分道路承担一定量的过境交通,日均总过境流量达10000辆小汽车。应考虑将过境交通从空间上分离出去。三、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是提升抓手。停车场应由现状“多、散、小”向“集中、大型”转变,设立五大内外交通转换中心,加强交通转换中心与景区外围城市干道的联系,交通诱导从外围城市干道开始,确保旅游车辆快速疏散。四、旅游观光线路重新定位是突出焦点。当前景区观光车线路串联主要景区与地铁站,但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交通功能较薄弱,应加强公交等旅游观光线路的交通功能。

    (四)公安交管部门的管控引导优化方案

    1.优化交通管控引导。为改善中山陵景区主要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自2019年5月起,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8:30—17:30,对中山陵景区太平门路、陵园路、明陵路实行单向通行,引导社会车辆从玄武大道、环陵路、紫金山东路、灵谷寺路进入景区;在中山陵景区实施全区域货车禁行,率先在该区域采取高排放车限行的管理措施,最大幅度削减过境及高排放、高污染交通。同时,根据景区各停车场使用率,对景区主要出入口实行动态禁行、临时单行、分片管理,均衡动静态交通,减少不必要绕行。自采取交通管控等一揽子措施以来,景区周边道路通行情况明显好转。今年“五一”期间,中山陵景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49%,除个别出入口在午间高峰期出现排队现象外,其他道路未出现区域性交通拥堵。

    2.推进交通资源整合。积极配合规划、建委等部门,协同推进周边道路优化改造,切实提升道路基础水平和通行条件。根据大数据平台景区停车数据、周转率以及节假日前景区的预约参观人数,预估景区节假日停车需求,增设临时停车泊位并安排专人管理;对中山陵景区的4000个泊位进行细致梳理,根据流量情况科学设置路内临时停车泊位;协同中山陵园管理局,推进景区“分层管理、错时收费”,实施停车服务标准“三不变三提高”,即:平时停车收费标准保持不变,提高节假日停车收费标准;外围区域停车收费标准不变,提高核心区停车收费标准;大型车停车收费标准不变,提高小型车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公共交通出行。

    3.加强景区交通诱导。积极对接中山陵园管理局,完善景区交通信息实时推送机制,与江苏交通广播网等新闻媒体制定宣传计划,通过媒体平台提前公布交通管控区域,倡导市民公交出行、错峰观景。通过南京交警“双微平台”循环发布中山陵景区实时交通状况、管控措施和出行提示。节假日期间,协调高德、百度等电子地图运营商同步调整导航线路,通过交警推荐路线规避拥堵的方式,实现科学诱导、动态分流,引导车辆合理规划出行线路、有序停放,为景区观光游客提供优质的交通信息服务。

    4.优化景区公共交通。倡导社会交通与景区交通换乘,引导进入景区的社会车辆“即进即停、快进快停”;推动建设观光车环线,实现停车驳载一体化,方便游客快停慢行;建设网约车“电子围栏”,围栏区域内不得预约网约车辆,杜绝网约车随意违停上下客,源头性地从平台端自动引导乘客至指定地点上下车,有效解决违停引起的暂时性、突发性交通拥堵。同时,会同中山陵园管理局,要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各自明确责任区划分,加强景区周边大客流节点的共享单车停放劝导及管理力度,及时清拖、调度景区内积压的共享单车,引导共享单车在指定停车点有序停放。

    三、关于加快以钟山风景区为中心的交通道路优化改造的建议

    近年来,为缓解景区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经市政府统筹协调,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区域路网和景观环境进行了改善,玄武区、秦淮区、栖霞区对各自辖区内的道路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紫金山南麓片区道路研究和建设工作,建成了马群南路拓宽改造、余粮路一期建设工程、钟秀街环境综合整治和童卫路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道路。提案中特别提到的双拜岗路由于涉及两处部队房产征收,周期较长,推进难度较大,下一步市建委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属地政府结合孝陵卫片区城市更新工作,加快相关征收和道路建设。

    玄武区为提升道路通行环境,一是大力推动工程治理。陆续实施了中山门大街、蒋王庙街、童卫路、钟秀街等道路整治工程。二是严格落实交通管制。交警一大队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对龙脖子、陵园路、明陵路实行8:30-17:30机动车(公交车除外)禁行管制措施,通过交通疏导,减少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干扰。在今后工作中,玄武区将按照钟山风景区周边交通道路优化改造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孝陵卫片区城市更新工作,推动双拜岗断头路、龙宫路征收工作;着力强化与市建委的沟通协调,待征收工作完成后,启动打通双拜岗断头路和龙宫路拓宽工程。

    秦淮区近年实施了苜蓿园大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通过在苜蓿园大街、后标营路交叉口西北侧增加一股车道,使该路段由原来双向六车道变为双向七车道,缓解了道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压力。

    栖霞区中山门大街拓宽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中,中山门大街—环陵路—陵东路是机动车进入中山陵景区的重要通道,为减小项目对交通通行的影响,工程对环陵路段改造以利旧为主,不影响既有道路通行,无严重拥堵现象。

    四、关于景区道路交通管控和客流引导相关的建议

    中山陵园管理局通过分析预约信息,科学预判客流情况,强化组织领导,与公安、交管、交通执法等部门联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景区综合服务保障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做好景区道路交通综合指挥调度。

    一是加强地铁出行游客出站入园信息宣传,逢大客流时,在下马坊、孝陵卫站点增加播报景点信息,提醒游客自主选择换乘景区观光车或步行前往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景点,避免苜蓿园地铁站客流过于集中。

    二是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机动调整进出太平门—植物园路、陵园路、明陵路等重点路段的管控措施,必要时在中山门、马群等外围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牌,引导车辆由沪宁连接线、陵东路、灵谷寺路进入景区。同时,在景区内的主要道路节点设置锥桶,增派工作人员加强机动巡查疏导,防止机动车辆随意调头,交警和景区行政执法部门加大违停处罚的力度,减少车辆随意停放造成交通不畅。

    三是对接高德、百度等导航服务供应商,将景区信息、停车场数据进行共享。目前,游客可通过手机导航搜索景点,查询到门票价格、景区通知、优待政策、开放时间、停车场和收费标准等实用信息,高德导航用户还可以查询到停车场实时泊位余量,百度导航用户实时泊位余量查询功能正在对接优化中。下一步,中山陵园管理局还将协调驻景区单位,与高德、百度导航系统共享停车信息,进一步方便市民游客。

    五、关于发挥白马公园景区交通节点的建议

    白马公园地处紫金山西麓,与玄武湖景区相邻,东至富贵山隧道主干道,西至太岗路,南倚明城墙,北邻岗子村,是景区西入口。公园有南北两处广场,其中北广场紧邻地铁4号线、6号线(建设中)岗子村地铁站出站口,目前由于地铁建设,北广场处于施工围挡中;南广场是天文台路、光标路登山市民的临时集合、中转地。由于目前地铁2号线沿线下马坊、苜蓿园、孝陵卫各站点景区相关配套停车场、接驳交通较为完善,而白马公园距离核心景点较远,加之节假日太平门入口交通管制措施,绝大部分游客选择从中山门大街沿线入口进入景区,所以目前白马公园的景区游览交通枢纽地位尚未得到凸显,景区内接驳交通尚未延伸至公园南、北广场,但中山陵园管理局已在节假日游客较多的时段,在天文台路入口三角地设置了观光车临时接驳站。

    近几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一直为完善景区西线交通,更好发挥白马公园景区西部交通节点作用而努力,先后完成了白马公园内太岗路沿线景观环境整治、公园停车场改造提升等工程,今年正在实施公园内部道路改造提升,计划利用地铁6号线的建设期,进一步完善各项硬件配套设施,为今后白马公园作为景区西大门集散地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也为开通地铁岗子村站至景区的交通接驳线路做好准备。下一步,将结合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太阳宫)项目、紫金山玄武湖板块规划成果,继续推进白马公园的综合整治提升,同步优化接驳配套的线路、车辆、运营模式等,进一步提升旅游舒适度和游客满意度。

    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充分借鉴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编制修订中,凸显旅游专项交通要素;联合其他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钟山景区的交通组织管理,根据周边道路出新改造情况和客流需求,科学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努力为游客和市民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让良好的交通条件为钟山旅游名片加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