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27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提高幼儿园、中小学食堂安全营养品质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7-31 13:56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钱明洁等19位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幼儿园、中小学食堂安全营养品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用餐品质,从八个方面确保食堂安全和品质。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一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开展排查督查,分析研判,推进落实。每年与各板块教育主管部门及直属学校签订《南京市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责任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对区、学校的年度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年初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工作要点,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守牢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底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强化部门协调会商,确保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规范招标采购。下发《南京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意见》,明确由板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大宗食材企业招标工作,招标过程接受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专家代表、媒体代表、行风监督员等评委们的监督,学校在中标企业中进行二次选择。2021年9月,专门组织对全市各板块、直属学校大宗食材供应商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主要包括粮、油、肉制品(冷鲜)、冷冻制品、冷冻家禽、蔬菜类和豆制品等类别,了解并掌握各板块具体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各板块集中采购方式,确保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品质优良、源头安全,最大程度地防控添加剂、农残物、污染物、有害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饮食安全隐患。

    (三)严格索证留票。通过进校必查等方式,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索证留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区分食品生产者、食品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交易市场等不同类别,明确索证(查验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许可文件,以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留票(留存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清单,或者其他凭证)的具体细节要求。进货查验方面,如实准确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至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或者两年以上,真正从源头上保证食物原材料的安全性。

    (四)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学校推广“五常管理”先进办法。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每天安排管理人员值班,检查当天食堂卫生情况、制度落实情况、学生就餐情况,填写检查日志,提出改进建议。推行食谱公开制度,每周食谱制订后,通过家委会成员传达到每名学生的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接受家长监督。继续推进家长陪餐制度和家长义工制度,接受膳食委员会中家长、社会人员等全面参与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各环节监督管理,采纳合理建议,提升学校食品管理能力水平。

    (五)严格检查督促。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开学检查常态化检查和安全检查的必查内容,市局普查直属学校抽查一定数量各类学校;各板块组织普查本区域学校;各学校对照检查标准,展开全面自查自纠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市场、卫健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学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拉网式的安全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强化落实整改。尤其是针对国家、省市食品安全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学校进行自查并立行立改,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工作隐患。

    (六)推进智能管控。运用省中小学“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全流程监督,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资金公开透明、食品安全管理到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阳光食堂”平台使用覆盖率达100%;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优秀等级食堂数量达91.6%;“明厨亮灶”覆盖率已经达100%。继续做好南京市中小学食堂信息化管理系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食堂各环节整齐有序;在市级层面和各板块继续推广检查平台,通过平台反馈实现整改闭环,进一步夯实检查效果。今年上半年,与市市场局联合进行“食品餐饮云”平台试运行,通过线上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和考核,不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监管效能。

    (七)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以“食品安全宣传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校园阵地,通过板报、橱窗、横幅等方式,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开发“食安教育”等校本课程供师生阅读使用,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发挥家校协同作用,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组织网络知识答题等活动,提高家长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率、知晓率。开展节约粮食减少浪费行动,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节粮爱粮意识,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注重在课程中渗透,倡导食堂按需供餐,遏制餐饮浪费。

    (八)推广营养午餐。进一步推广中小学营养午餐项目,确保营养搭配均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21年9月制定下发了《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指南》,在24所学校组织进行试点。专门组织对食谱制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营养指南等标准,掌握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食谱,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此外,试点学校通过南京市食堂信息管理平台录入每周食谱,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菜品后,确定的食谱菜谱统一纳入平台标准化食谱库,供全市学校食堂学习借鉴。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总结推广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学校扩大到107所,并增加带量食谱供学校借鉴,增加营养搭配科学均衡的覆盖面。

    二、其他有关建议

    关于从幼儿园开始设立食育亲子课程。我局将遴选优质示范园,设计相关课程组织试讲,待疫情平稳后,试点推广相关课程。关于绿色有机食材问题。中小学生伙食费是按照自愿、非营利原则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根据2021年下半年全市中小学午餐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平均餐标为11.85元,区域与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午餐标准比较低的学校来讲,采用绿色有机食材难度太大。但在组织招标采购过程中,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绿色有机食材的企业。关于家长轮值等监督机制。市教育局2015年印发了《南京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意见》,明确要求成立由学校行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机构,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不少于50%,让师生和家长参与进学校食堂管理中。在2021年全市中小学午餐调查中,参与调查的730所学校(校区)绝大多数都已建立膳食委员会,对19家尚未建立膳食委员会的,也正在督促其整改落实。各板块教育主管部门也强化责任意识,出台加强监管的措施,栖霞区编制了《学校膳食委员会工作手册》,指导、规范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管理工作;鼓楼区、玄武区组织“家长义工进食堂”,家长可以从食材验货、加工,到午餐品尝等各环节全程参与,对食堂进行监督与管理。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健康第一、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从严从紧、落细落实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确保校园食品、饮用水安全,守护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学校食堂食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