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台盟南京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提高反电信诈骗宣传效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技术反制,切实筑牢“防火墙”
我局将技术反制作为阻拦电信网络诈骗的首道关口,全力筑牢反诈“防火墙”。一是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是公安部2021年3月推出的一款官方手机防骗保护软件,在防范电诈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民在安装APP后,如收到涉诈电话、短信或登录涉诈网址,APP能够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市民也可通过APP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交易账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大大降低了网络交易风险。二是深入宣传96110反诈专线。2021年3月,正式上线开通96110反诈专线,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呼吁市民对于96110来电一定要及时接听,当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的可疑情况时,可及时拨打96110专线电话咨询,96110将第一时间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精准的防骗指导。三是全面部署拦截封停工作。瞄准电话、网络、短信、APP四大方向,会同市通管办、三大运营商等部门全面部署拦截系统,实现省内电话、短信10分钟堵截,微信、QQ半小时封停,网址、服务器一天内处置。上半年,共封停涉案QQ号2679个、微信号1965个、涉案手机号16万个。
二、强化宣传防范,切实捂牢“钱袋子”
牢固树立以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全民反诈氛围。一是增强宣传感染力。创新设计并由群众海选推出“反诈卫士101”和“反诈先锋炸诈弹”2款反诈IP形象,同步设计制作漫画、动画及多种宣传物料,借助卡通、亲民的IP形象让反诈宣传更加深入人心,该工作创意被新华社、新华网等数十家媒体刊发报道。6月16日,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办“无诈校园、平安有我”——南京“高校联盟”杯反诈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视频、剧本326部,群众投票、点击、关注量超过100万次,在全市高校营造了浓厚的反诈氛围。二是扩大宣传覆盖面。开通“南京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打造反诈宣传主阵地;组建全市反诈宣传队,以点带面、沉入一线;统筹疫情防控和反诈宣传,在全市路口播放反诈语音,在全市核酸检测点张贴反诈1米线、播放反诈音频。针对当前高发的刷单、冒充领导等类案,向全市居民近2000万个手机号发送公益预警短信。针对会计、教师、留学生等重点人群,建立13个专题电话库;针对大学、银行、证券等8个行业,建立反诈行业微信群,共覆盖近200万人,全面推动反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圈群。三是依托媒体影响力。在《南京日报》开设《反诈101》专栏,在“江苏新闻广播”、“南京交通广播”、“南京经济广播”、“金陵之声”等4家广播电台开设《反诈集结号》、《全民反电诈》等专栏。4月初,市局反诈中心发表的《反诈专家用10块钱跨境帮女子止损40万》一文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1.1亿次,《人民日报》、“中国警方在线”、“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均予以转发、点赞。
三、强化打击整治,切实架起“高压线”
始终坚持以打开路,深入推进“云剑”、“蓝剑”、“断卡”等专项行动,持续掀起打击整治高潮。一是连续发起集群战役。坚持打团伙、端窝点、摧链条,紧扣电诈案件信息流和资金流,集中力量、手段、技术等各类资源,全面开展研判串并和类案攻坚,力争打深打透打彻底。上半年,共打掉100人以上电诈犯罪团伙5个、50人以上电诈犯罪团伙12个。5月份,我局从1起个案入手,研判出1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经调集800余名警力集中开展收网抓捕行动,一举抓获团伙成员452人。二是主动追查深挖链条。紧盯涉及本地的电诈上下游犯罪,加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涉诈APP开发、网络引流推广等关联犯罪的核查,全面查清犯罪链条。同时,督促人行南京营管部、市通管办、三大运营商等部门,严格落实内部信息安全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严防发生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三是严打黑灰产业犯罪。常态化推进“断卡”、打击“黑灰产”等专项行动,深入查处一批“卡头”和帮信犯罪人员;深度加强与银行、三大运营商的协作联动,加大对存量“两卡”的清理力度,通过数据建模、批量核查,全面查清开卡、贩卡、用卡行为,全力营造“不敢开、不敢收、不敢卖”的严管严查氛围,坚决斩断违法犯罪利益链。
下一步,我局将牵头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协调更多主流媒体开设反诈专栏,广泛开展全媒体报道和特色报道,全面提升反诈宣传覆盖面。同时,不断丰富技术反制手段,着力强化类案研判和集群打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后,感谢贵委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南京市公安局
202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