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民进界别组:
你们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提升南京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水平的建议”提案收悉。该提案对于促进我市老旧小区管理水平提升、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向贵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所做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有6300多万平方米。其中属于封闭式小区的有2000余个,约5100万平方米;属于零散片区的约1200万平方米。去年以来,各区通过引进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探索街区式管理、鼓励市场化企业进驻等方式积极落实老旧小区管理覆盖,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初步实现基本管理全覆盖。管理方式包括属地街道托管、市场化企业管理和原单位管理或居民自管。
(二)所做工作
1. 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项举措”。成立南京市老旧小区基本管理全覆盖工作专班,制定老旧小区管理全覆盖细化措施,包括专班运作、区街联动、强化兜底、跟踪指导等四项,建立定期汇总、定期通报、定期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出台高标准全覆盖方案,开展重点任务推进。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各辖区的工作指导和协调力度,推动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引入头部物业服务企业、国有物业服务企业“兜底”等方式,促进老旧小区管理提质增效。
2. 落实老旧小区管理资金支持。一是2019年,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旧小区管理工作的通知》,会同市财政等相关部门,经报请市政府同意,设立了老旧小区管理专项补助资金,期限三年(2019-2021年),对经考核后达标的老旧小区按1.2-3.6元/㎡奖补。二是市政府已同意市财政延续专项资金补助政策三年的建议,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公用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维护等管理服务,形成居民缴费和物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良性循环。
3. 加强各类资源的系统整合,补齐硬件短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垃圾分类、安全隐患排查、流动人口管理等公共事项,提高物业服务企业融入基层治理共建美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玄武区在零散小区新安装智能车行、人行道闸125个;新增充电桩设备,对小区前期安装的充电桩进行维护;实施楼道惠民项目,更换楼道灯2000余盏;对29个楼栋、4000多个楼道单元灭火器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做到配备全覆盖。
4. 推进综合治理。联合房产、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物业服务、秩序管理、环境治理和消防安全四项整治。制定新一轮“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各部门任务分解,促进房产、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联动机制有效形成,充分发挥共商共治作用。依托智慧家园平台前端服务功能,首批推动300个小区“房帮宁”服务,在主城区先行试点“物业报修一件事”,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云房产服务窗口。
5. 街区化物业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物业企业,对片区内的公共区域实施“管家式”服务,全要素管理,将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从“围墙内”延伸到“围墙外”。组织调研玄武、建邺、江宁等街区化试点现场,召集部分头部物业企业,邀请相关规划设计专家参与讨论,沟通思路,基本统一思想,形成一致。江苏宝石花物业与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战略合作协议已正式签约并进驻陆家巷片区开展前期物业服务相关工作。
6. 完善行业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和信用征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物业管理行业动态监管机制,推广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手册制度,建立了20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基础信用档案,向6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发放了信用手册,认定了70家企业、130个项目经理的业绩信息,33家企业、31个项目经理的失信信息,以及企业信用成果,特别是失信信息已在前期招投标、行业评先评优等领域得到运用。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落实老旧小区管理长效常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贵单位的提案积极开展工作,具体措施有:
1. 完善体制机制。继续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创新“1+N”机制,推进居委会、小区管理机构、业主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通过行政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把城市管理要素列成清单,以行政合同的形式不断壮大基层治理的队伍和力量,实现城市管理基础单元的效能提升。
2. 破解收费难题。针对老旧小区缺乏“自身造血”功能,难以平衡管理成本的现实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按照“居民承担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原则,业主出资购买物业服务,并通过积极盘活老旧小区资源,不断拓展广告、车位等其他经营性收入来源,切实解决自身平衡难的问题,逐步实现老旧小区管理成本平衡。
3. 做好诉求处理。坚持对小区类群众诉求实施定期通报、分析、调度的工作机制。落实《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由各区在小区内显著位置公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畅通渠道。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手段,组织引领的多种形式进行协商,激发居民群众热情,把社区治理优势与小区民主自治、市场自主调节等有机结合起来。
4. 深化完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方案。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拓展物业服务新场景,建立 “睦宁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拓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服务,引入各类资源,把事关市民日常生活、日常必需、应急维修的生活需要解决在小区里。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物业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