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致公党南京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南京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关心,贵单位提出促进数字资源顺畅流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构建强有力支撑体系的有关建议,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局接到该提案后,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予以采纳。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4月,市政府正式印发《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赛迪顾问《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显示,南京排名全国第七。
一是持续做强优势数字产业集群。印发《南京市推进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软件名城提质升级行动,打造高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2021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约6700亿元,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省超过50%,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成功入围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前瞻布局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区块链+行业应用”,前瞻布局未来网络、类脑智能、第三代半导体、量子信息、元宇宙等领域。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出台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建成1个5G全连接工厂、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遴选发布第一批共计62个“智改数转”服务商。中兴通讯滨江5G智能制造基地获评工信部5G十大应用案例。南京被国务院评为2021年度全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南京获批全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中国(南京)软件谷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孩子王、汇通达等细分领域电商企业成功上市。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全市入围农业农村部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8个,占全省1/3,全市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占比全省领先。
三是不断提升城市数字治理水平。印发实施《南京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深化“一网通办”,推进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南京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二。
四是布局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2021年,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23个,全省领先。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国家顶级节点(南京灾备节点)和递归节点、12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和解析量分别达130亿、55亿条,均居全省第一。寒武纪南京智算中心、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人工智能新基建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根据IDC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南京人工智能算力水平位居全国第四。
五是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启动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普查摸底工作,深入梳理全市各区、党群机关、市级政府机关、重点公共企事业单位等数据资源情况,目前,共汇总70个部门的资源目录,梳理数据资源项57193条。开展《数据权属、交易机制和安全规定》课题研究,编制《“南京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支持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支持重点企业牵头建设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联合培养高素质数字经济人才。举办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专场发布活动,集中发布160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推动一批数字经济新技术创新应用与迭代升级。
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吸收采纳贵单位的工作建议,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重点环节,推动全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前列,打造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
一是加快培育优势数字产业。推进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等领域自主创新,打造领先的软件、智能电网集群。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能级,推动集成电路、5G、新型显示发展,打造高水平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做强新兴前沿数字产业,打造信创产业集聚高地,编制印发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速元宇宙、未来网络等产业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遴选一批“智改数转”标杆示范,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大力培育本地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新增5个省级以上双跨、区域级、供应链级和产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完成1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任务。积极支持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持高水平动漫游戏等原创作品开发。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赋能金融科技发展,打造领先的金融科技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效应的电子商务标杆企业。
三是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完成《法人主数据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和正式发布。细化落实《自然人主数据规范》、《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指南》和《政务数据安全规定(试行)》。围绕服务具体应用场景,组织开展全量数据归集“百日攻坚”工作。加快“四标四实”建设,以标准基础网格、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单位等关键数据为抓手,加强数据治理工作。进一步梳理政务数据资源,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对接机制,编制全市政务数据目录,将公共交通、卫生健康等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纳入《南京市政务数据管理暂行办法》管理范畴。搭建市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积极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聚焦能源、石化、钢铁等重点领域,推动工业数据空间建设,促进工业数据可信、可控、高效流通共享。
四是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全覆盖,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高标准打造双千兆协同发展示范城市。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工程,依托信息高铁综合实验基础设施,探索跨区域算力调度示范。给予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寒武纪南京智算中心等算力平台政策支持,提供低成本算力服务。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开展顶级节点和二级节点应用对接工作。
五是强化数字经济发展支撑环境。高水平建设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培养高端产业人才。2022年,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安排1.8亿元,主要支持应用场景行动、数字经济重点项目、5G基础设施、集成电路先导产业发展;在工业企业技术装备奖补专项中安排2亿元,助力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安排信息化服务提升专项资金4.94亿元,用于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市文投集团、广电集团等单位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建设,打造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直播、数字人等新兴数字技术的示范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型企业。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