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12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我市依托数字基建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9 18:04 来源:市大数据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唐绍林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我市依托数字基建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1.强化数字基建,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一是规划引领,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市发改委牵头对全市11个区、南京开发区、江宁开发区、麒麟科技城共14个板块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各板块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进行了详细摸底,并且听取各板块发改、科技、工信、人才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于2021年编制印发《南京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二是积极培育,推动资源加速集聚。全力推进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作。我市数字经济独角兽、瞪羚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更是在质量上均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互联网、IT类型的独角兽、瞪羚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为数字基础设施在南京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三是平台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以及数字经济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社会应用,建设一批市级工程中心。在市级工程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省级工程中心。目前,我市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中心5家,省级工程中心达到276家,市级工程中心达到611家。通过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数字经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数字经济企业的产业领域话语权。

    四是源头创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有序推进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集中建设,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支撑。推动未来网络试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尽早建成,产出更多原创成果;加快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开源软件供应链设施预研和建设,尽快形成信息领域重大科技设施集群效应;强化作物表型组学设施、原子极限微制造设施、空间天文探测与运控实验设施、跨/多介质复杂流体试验设施的论证培育,有序推进预研和建设。

    2.创新社会救助方式,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能力

    利用多部门政务数据的共享交换,我市民政部门开发上线了“社会救助云平台”,实现了救助申请网上办理、后台数据实时比对、管理部门及时核对。同时,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积极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关于民政主动救助数据库数据,共有12家单位提交了相关数据,完成了数据的清洗、入库工作,最终融合形成高危人员信息表。设置三项信息触发条件数据,每天汇总各类数据,筛选出符合触发条件人员通过接口主动推送到民政局,进入最终的人工救助筛选名单。目前已筛选出2千多名符合主动救助条件的人员,推送给民政局排查后,将符合条件的进入低保办理程序。

    3.推进适老社区建设,提升老年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全面深化全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适老化改造实行政府补贴、个人负担相结合。对于非政府养老扶助对象老人家庭,65—79周岁适老化改造费用由财政补贴50%,补贴金额上限1500元,年满80周岁,适老化改造费用由财政补贴50%,补贴金额上限2500元。对于政府养老扶助对象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费用3000元以内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据实结算,超出部分自行承担。2021年共完成适老化改造3千多户。

    二是开发智慧养老app,初步实现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市民可在“我的南京”公益栏目下打开智慧养老App,查看精准推送的本人可享受的养老服务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App提供了全市的助餐点信息,老人可查询到助餐点的价格、营业时间、提供餐次等信息,并可以一键地图导航。还可以查询到各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的信息,为自己线上挑选最合适的养老组织和养老服务,通过电话或者实地了解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盘活全市养老资源,扩大养老服务覆盖范围。老人还可以在线对已享受过的服务进行评价,帮助组织改进服务。

    三是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特别是试点建设了一批“全人群”体育公园,推广建设拆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等,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健身提供便利条件。今年,将根据《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等,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进行提档升级,新建改建8个体育公园,建成100公里健身步道;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出新改造,新建改建20个“百姓健身房”、50片室外灯光球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兼顾老年人的需求,积极推行《老年人室内健身场所要求》(T/CSGF009-2020),拓展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

    四是筹办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赛事。持续打造“服务群众、你点我送”品牌,根据社区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把健身大讲堂、体质监测、运动处方等体育指导以及太极拳、广场舞、轮滑、棋牌等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培训指导送进社区。

    4.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聚焦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蟹虾、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基础上,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推动环境测控、精确施肥、智能灌溉、航空植保等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广泛应用。加快规模畜禽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推广应用精准饲喂、环境实时调控、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产品。

    二是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推进浦口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和溧水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力争2022年基本建成。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示范,试点地区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惠民服务持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效提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初见成效。加大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力度,培育一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力、提升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的先进典型。

    三是持续推动农商互联和产销对接。市商务局积极发挥电商惠农惠企的重要作用,拓宽我市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联合邮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不断深化合作,实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电商惠农惠企产销对接会、高淳区砖墙阳江两镇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等产销对接活动。目前,全市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溧水“无想田园”、六合“茉莉六合”以及市级的“食礼秦淮”。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有力推动南京市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头雁种苗”工程,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IT企业等协作,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工作队伍。整合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专业院校、行业协会等载体,搭建电商人才培训联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精准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2021年,市商务局先后主办了23场线上线下普及型、实用型农村电商培训,邀请高校专业讲师,阿里巴巴、腾讯、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业务高管授课,将培训与产业对接相融合,系统性提升线上营销、直播应用、供应链管理等能力,惠及农村产业经营者、创业人才2000多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2022年我市将开展适老化改造不少于3600户。全面开展提质增效、流程优化工作。坚持一户一档,贴近改造需求,提升改造实效。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如期完成。

    2.完善“智慧养老”App。继续把“智慧养老”App做精做实,深化与各养老组织的沟通协作,发挥好服务提供者与老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发扬“大数据+铁脚板”精神,把各类数据摸排精准,为老人和养老组织打造更优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助老平台。

    3.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根据《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等,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进行提档升级,新建改建8个体育公园,建成100公里健身步道;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出新改造,新建改建20个“百姓健身房”、50片室外灯光球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兼顾老年人的需求,积极推行《老年人室内健身场所要求》(T/CSGF009-2020),拓展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

    4.积极筹办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赛事。继续指导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好老年人体育节和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办好都市圈太极拳邀请赛、浦发银行杯掼蛋比赛,打造各具特色的老年人品牌健身活动,丰富老年人体育生活;继续推进“南京市老年体质状况调查”,编纂《南京老年人体质指南》,为老年人科学健身提供指导。

    5.巩固全市电商发展成果。举办2022中国江苏电子商务大会和产业互联网博览会,搭建产业数字化资源对接平台。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持续开展农产品与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不断推动全市数字乡村高水平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数字基建和智慧城市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