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14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建设南京市级出行即服务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2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马健霄等9位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建设南京市级出行即服务的建议》提案收悉,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市相关部门会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京交通积极响应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立足深化公共出行的便捷化,以及公共出行信息的共享,强化跨区域数据的共享互联,积极推动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南京Maas概况和关于建立MaaS工作统筹小组的建议

    在共享交通模式和智能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目前出现的Maas(Mobility-as-a-Service,出行即服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交通理念,即通过整合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服务,提供以用户出行需求为导向的一站式出行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以及打通不同支付方式间的壁垒。为实现基于出行需求购买由不同公共交通运营商提供的出行服务,需要南京市建立一个全市层面的、面向Mass架构的数据和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数据互通和信息互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选择,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跨地域、跨层级的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制度,实现用户公共出行体验的提升。

    为推进全市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和统一管理,我市自2018年起就成立市大数据局管理局,负责全市大数据整合管理、开放应用、产业转化、安全保障及智慧南京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等工作。2019年以来,市大数据局陆续出台《南京市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南京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全市各部门向市大数据管理归集数据、全市统筹使用的要求。在数据归集的基础上,依托“我的南京”城市智能门户等产品,开展全市级数据应用服务。

    2020年,市大数据局又出台了《南京市关于数据驱动打造“新型公交都市”的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提出了在全市推广“MaaS”(出行即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同时明确了交通大数据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大数据治理、“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建设等具体工作任务。

    关于建立MaaS工作统筹小组,我局将积极配合市大数据局、国资委等相关单位,推进MaaS工作小组建设,以便利化停车、一键叫车、绿色出行引导、二维码整合等工作为小切口,推进南京市MaaS系统发展。

    二、关于建立统一支付模式

    2016年底,南京就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国交通一卡通在地铁、公交的适配适用及后台数据的清分结算;外地市民持交通联合卡可乘坐公交、地铁、出租等公共交通。

    2018年底,南京公交实现了银联移动支付的全覆盖。2019年6月,南京地铁的移动支付过闸改造工作全部结束,支付方式涵盖支付宝、银联、城轨易行、苏宁金融、苏宁小店、苏宁易购二维码过闸和银联NFC闪付过闸;同年11月,南京地铁又完成了与江苏银联合作开发的扫码购票系统,实现了用户持银联云闪付和各大银行APP即可在南京地铁扫码购票。

    2021年年初,南京市出台《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委发〔2021〕1号),明确了在公共交通领域中推进“一码通行”相关工作,目前市市民卡公司已基于交通部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完成交通二维码技术开发工作和测试工作。2021年7月交通二维码已在公交场景正式上线运营。

    后续将结合市统一部署,通过进一步整合现有市民卡、交通部二维码、商用二维码公共交通用户及扫码交易数据,探索推动跨地域、跨层级的公共出行数据的互联共享,逐步推行联网售票一网通和交通一卡通,为南京构建Maas平台提供支撑。

    三、关于建立出行即服务(MaaS)保障政策

    (一)关于建立南京市交通领域出行大数据的共享机制

    我市已初步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机制,依托市共享交换平台汇集各级交通相关数据。目前市共享交换平台已归集各类交通数据51类,梳理交通主题数据1766项,主要包括车辆信息、违章信息、驾校信息、证照信息等,覆盖公安、交通、公交企业、“我的南京”等部门、企业和应用实体单位,同时还从以及高德平台等互联网渠道获取交通拥堵信息等相关交通数据。

    (二)关于建立低碳出行引导机制,扩大绿色交通碳积分应用领域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智慧环保”一期绿色出行项目正式启动,正式向市民推出绿色积分。该项目由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牵头,在“我的南京”APP建设绿色出行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市民在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低碳交通工具,即可在“我的南京”APP内领取到相应的绿色积分,累计的绿色积分可在“我的南京”绿色商城兑换实物奖励,也可兑换成碳积分在苏果超市抵扣现金使用。

    截至2021年底,绿色出行项目已经吸引了超过304万市民参与,领取绿色积分总人次超过2亿次,向市民回馈绿色积分超过2.3亿分。碳积分总用户量超过68万市民,总兑换量超过1000万元。后续将深化与市公交集团、地铁集团、银行的合作,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积极扩展积分激励与使用,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绿色积分、碳积分的使用场景探索,为市民提供超市、便利店等更多场景的通兑使用体验。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委员们所提出的建议,持续完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立足新变化、新需求、新挑战,出台切实有效的便捷出行措施,促进出行即服务系统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建设公共出行体验一流、群众感受度一流的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时空一体衔接的出行即服务体系。推广“出行即服务(MaaS)”,加快建成“一站购票、无缝衔接、全程服务”的现代旅客联程运输体系。推进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协调开展空铁、公铁、空巴、定制式联运等联程运输“一站式”服务。鼓励民航和铁路班次代码共享,打造航班与高铁自由组合、直连购票的空铁联运产品。因地制宜推进禄口机场城市候机楼建设,推动行李托运等服务功能前移,拓展机场巴士、专车接送等多样化末端接送服务。

    二是优化出行即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以机场和铁路客运枢纽为重要抓手,加强支撑对外、城际、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铁路、轨道系统以及地面公交网络的组织衔接,实现同站便捷换乘,具备条件的实现同台或立体换乘。以便捷换乘为导向,完善智能联程导航、标识引导等设施,优化进出站组织模式,推动空铁(轨)联运旅客换乘流程优化,切实提高全程出行效率。

    三是打造全方式出行信息发布平台。以数据衔接公众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创新“全程管家”等发展模式,鼓励“出行即服务(MaaS)”联运经营人平台。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整合全方式交通运输资源、运行信息发布与支付系统,提供全出行链一站式服务,实现全市“一码通行”,并通过支付系统技术衔接落实换乘优惠政策。在重点片区试点打造面向MaaS系统的智能交通服务示范项目,提供全程出行链“全景导航”式互动服务,增强服务体验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南京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