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298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南京“双减”工作要做一定加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31 14:17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薛福阳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南京“双减”工作要做一定加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优化课业设计上更加精准的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迅速出台了《进一步减轻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市教研室遵循“控量提质增效”的原则,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问题,组织学科专家,研制出台了《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指南》,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单元化、多元化的作业案例,为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选择、完善、改编或自主创编作业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教研部门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等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举办全市首届作业设计大赛和“南京好作业”评选,遴选一批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交流。各板块聚焦课堂减负增效,围绕作业布置与设计开展实践探索:江北新区建立区域教师备课平台,实现区域作业资源共建共享;雨花台区开展“雨花好作业”建设行动;玄武区推出“双减”作业单,开发数智平台,强化作业负担全流程监控等。我市区校两级作业减负经验被列为教育部第三批、省教育厅第一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等。

    下一步,我局将由教研部门牵头继续抓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组建“减轻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专家队伍和教学指导专家队伍,开展作业设计、课堂教学常态化指导,开展跨区域跨学科跨学段的多元化教师研训活动。研制“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组织和开展教学,持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关于在减轻教师负担方面要更加人性化的建议

    教师是“双减”政策落地的排头兵,我市坚持把教师参与“双减”工作情况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将育人责任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全市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参与率达95%以上。针对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的课后服务负担过重的情况,我市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主动为教师做好“十件实事”,提高课后服务的补贴标准,关心关爱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群体,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试行“交替轮岗”“错峰编排”“弹性午休”等方法,灵活调配工作时间,减轻教师负担。在线上学习资源方面,我市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平台、省“名师空中课堂”等学习资源,同时利用“金陵微校”平台,整合板块和学校两级资源,为全市教师、学生提供免费专题类线上教育资源。在建立共享教育资源库缓解教师备课、授课压力方面,目前市教育局为全市老师免费提供了智慧教育云平台教学资源库、“火花学院”可视化教学资源库等,购买了“优芽”互动电源动画制作软件服务等,以方便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用于教学。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教师正面典型的宣传引导,落实关心关爱教师的相关政策,精简与其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加强线上教学资源体系化建设,逐步完善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学习资源库,丰富课件、音视频等授课素材,缓解教师备课授课压力,为教师发展赋能。

    三、关于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上要更加上心的建议

    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顶层设计。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由19家部门组成的市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出台《促进家校共育十项举措(2021-2023)》。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南京开放大学成立家长成长学院,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截至目前,家长成长学院已举办5期家长培训班,包括专门针对隔代教育的“银发学堂”班、针对休学在家学生家长的“静待花开”班等。积极拓展家庭教育工作渠道,开展“启父母之智,润少年之心”广场心理教育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宣讲活动、组织专家编写《与孩子一起成长——市家庭心理健康案例指导汇编》、评选和推介100个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开展“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假期亲子实践活动、开展“走进千万家——家庭教育大巡讲”、“同在阳光下”特殊儿童关爱等活动。成立“家长服务中心”,开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线(82211339)。市妇联开通“宁姐137空中课堂”,包含身心健康、亲子沟通、家长素养等专题课程;在“我的南京”APP“妇儿之家”栏目提供线上指导,目前已回复家长在线咨询900余条。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体系,发挥妇联家庭建设指导和家长成长学院作用,持续打造“空中课堂”“网上妇儿之家”“走进千万家”等服务品牌,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家长参与的课程,引导家长建立合理育儿期望,树立科学家教理念。同时,统筹专业力量,确保资源下沉,帮助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交流分享、亲子活动、线上研讨。指导学校创新家长会形式,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用参与度高、实操性强、互学互鉴的活动,帮助家长在“双减”政策下树立科学家教理念,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四、关于在改革考评体系上要更加有力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学生素质发展与评价体系,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按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主动发展。2018年,在高中阶段考试招生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分相同的考生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排序依次投档,提升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中的权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一方面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修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开发南京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资料的收集、管理和评价(该系统今年开始试用,明年全面使用)。另一方面根据中考招生改革要求,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大中考改革,建立起更为科学、全面、高效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学校主体责任,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家校沟通,深入开展“双减”政策宣传、心理健康指导、中考备考方法指导等,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过度的考试焦虑,杜绝“唯分数论”“唯学习论”的不良风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双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