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董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建议我市开展智慧驿站建设试点工作”的提案收悉。我委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健康南京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工作,根据2013年国家《关于下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5〉的通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指导方案》,以及《江苏省2014-201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我市爱卫办下发《关于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包括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加油站)、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一条街等等。目的是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我市还先后制发《2014-201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建设健康南京行动计划(2015-2017)》《建设健康南京行动计划(2017-2020)》《“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计划(2017-2020)》《2021年全市健康南京建设及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等。每年组织各区申报健康细胞工程单位,市统一组织业务培训、中期督导、评估验收,并进行命名。目前,全市共建成健康细胞工程单位2200余个。
您所提的“智慧健康驿站”,是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是“健康小屋”服务终端的升级版。我市专门制定健康驿站建设标准,从定位、选址、标识、设备、管理等5个方面作出规范。近年来,我市每年结合各区实际下达年度差异化指标,各区按规定申报、按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市统一验收命名,对验收合格的给予每个健康驿站5万元建设资金补助。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健康小屋90个、健康驿站107个(不含区级)。建设范围涵盖全市12个区,主要分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健康驿站配备身高/体重计、血压仪等基础检测医疗设备,居民可随时前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刷个人身份证、社保卡,即可免费自测身高、体重、BMI、骨密度、血压脉率、体温、体脂、人体成分等健康指标,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部分健康驿站还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及心理健康评估,检测后可生成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安排医务人员每周到健康驿站坐诊,利用健康驿站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的健康驿站检测结果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居民在健康驿站检测的结果会自动上传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初步筛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健康驿站集自助健康监测和专业健康服务于一体,初步实现养生保健自助、慢病保健自测、吃动平衡自查、中医辨识自检、心理健康自评、健康档案自建等功能。
今年5月,我们在南京玄武、建邺、六合3个区健康驿站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投入与使用不成正比。二是有的未配备医生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居民不熟悉操作流程,无法进行规范的自助式操作。三是宣传推广不够,一些社区居民不了解健康驿站位置和服务项目,健康驿站服务频次不多,功能发挥欠缺。四是未实现互联互通,由于各区健康驿站设备终端由不同公司维护,有的检测结果仅保存在后台云端,没有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数据对接,检测结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为加大健康驿站建设力度,今年7月,市健康办、市爱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健康驿站建设工作的通知》,从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建设、提升服务、常态考核等5个方面,对健康驿站建设提出明确要求。9月中下旬,市爱卫办组织到12个区对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进行中期督导,明确今年新建的61个健康驿站必须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互联互通,使用率不得低于每月100人次,并计划于12月对新建健康驿站进行验收。
下一步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全市健康驿站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主动与财政、民政等部门协调,增拨专项经费、争取场地支持,尽快实现健康驿站社区“全覆盖”。二是规范建设管理。认真分析健康驿站建设现状,抓好存在问题整改,强化常态管理和考核。鼓励各区积极申报,着力提高建成率和使用率。三是搞好升级改造。推行“互联网+健康”理念,加强数字化建设,为精准健康服务赋能,实现检测结果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与慢病人群初步筛查有机结合。四是提升服务质量。给健康驿站培训和配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数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 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