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00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大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9 17:40 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革南京市委:

    你们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提案收悉。我部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落实好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是南京肩负的政治任务和应有担当。作为长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有基础、有条件在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创新实践、引领示范,打造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品牌,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出更多“南京贡献”,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一、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实践

    (一)谋划拥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构筑“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市域总体格局。以长江为轴,以滨江高等级交通组织为依托,沿江布局各级城镇组团和城市中心,推动江南江北两岸联动发展,构建拥江联动发展格局,推动滨江风貌整体塑造。组织编制完成《南京魅力滨江2035》,深入谋划南京滨江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将南京长江二桥至三桥之间的35公里范围作为我市滨江规划建设的核心地段,以“新时代山水城市主轴、世界级魅力人文江岸”这两大定位引领南京滨江地区的整体空间与功能布局。组织编制完成《幕燕滨江风貌区总体规划修编(2019-2035)》,以打造“彰显古都滨江特色风貌的品牌项目,提升南京旅游国际吸引力的文旅融合新地标,引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化建设的示范区”为目标,明确“一脉两带、三片十园、十二台四十八景”的总体规划结构,打造五马渡水上门户、燕子矶古镇东门户、上元门西门户三大门户和山林生态区、山林游憩区、史迹游览区、长江风情带、滨江风光带与主题文化园。立足幕燕滨江风貌区的地源文化基础,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禅宗文化、溶洞文化、工业遗存文化等多样文化特质。

    (二)加强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进一步对长江沿线以及与长江文化相关的文旅资源赋予标签,进行重点挖掘、梳理和整合。并对高品质资源实施多维度评价,统筹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形成专题报告,为滨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夯实基础。系统研究长江沿岸文物保护修缮工作,重点推进浦口火车站历史片区、下关大马路片区、江南水泥厂等重点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完善长江沿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形成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机制。结合重新修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补充完善长江沿线(南京段)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相关内容,进一步构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全要素保护规划体系。

    (三)打造九大滨江公园。为进一步塑造滨江标志性景观节点,在滨江资源特色集中、交通条件便利、滨江景观风貌较好、已有一定环境基础和腹地发展空间的公共空间中,选择河西鱼嘴、欢乐滨江、绿博园、宝船遗址公园、下关滨江商务区、上元门、幕燕风貌区、江北新区定山、绿水湾九个重要节点作为城市滨江公园进行升级打造,共包含了四个历史类、三个休闲类、两个公园类。各具特色的九大滨江公园,将成为体现南京特色、具有时代风采、彰显文化底蕴的滨江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凸显南京滨江岸线的魅力与特色。

    (四)建设长江特色文旅品牌。组织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梳理南京长江段的文旅资源和文化脉络,提出“长江古都,水韵金陵”的形象目标,提出六大行动路径,以期打响长江“文化旅游牌”。推进滨江文旅产品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珍珠泉、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品质,丰富旅游产品和度假设施。服务指导渡江纪念馆、梅钢工业旅游区、幕燕滨江风貌区提档升级,争创国家高等级景区。打响长江沿线历史街区旅游品牌,指导建邺区银杏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设施;指导支持鼓楼区水木秦淮街区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长江两岸红色文化高地。完成列入长江经济带“百项工程”的渡江胜利纪念馆整体修缮改造项目;指导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展览服务提升,培训讲解员队伍;指导完成六合渡江胜利纪念公园建设;推动江北新区红色广场、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南钢工业旅游区等长江两岸红色资源的提档升级。

    (五)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纳入全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年度工作要点》《专项行动计划》,明确相关重点任务,统筹安排了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达摩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与景观提档升级项目、洪保墓保护与环境整治、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环境整治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老街历史文化综合体、牛首山文创、滨江旅游提档升级等8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化方式部署和推进年度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长江文旅资源梳理评价。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进一步对长江沿线以及与长江文化相关的文旅资源赋予标签,进行重点挖掘、梳理和整合。并对高品质资源实施多维度评价,统筹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形成专题报告,为滨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用好“极美南京·夜之金陵”文旅消费品牌。提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金陵小城、熙南里、南艺后街、金陵小城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能级。打造内外秦淮河夜游、乡村夜游、城市书屋夜读等七个夜间消费场景。推动幕燕滨江风貌区、中山码头、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民国海军医院旧址、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华侨城欢乐谷、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等文旅项目提升。建设历史文化数字体验中心、雨花石地质公园、新洲村长江文化阵地等特色项目。拓展“长江传奇”号滨江夜游和江心洲夹江游线。

    三是驱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布局优化,探索以文化产业数字化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结合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建设,做强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培育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长江文化IP。推动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存更新修复,改造转型。在保护历史风貌同时融入现代城市商业、生活、文化功能,因地制宜、风貌串联、整体成势,打造一批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点显著的艺术街区、文旅小城和美丽乡村。鼓励对文化遗产、节庆赛事、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开发和产业转化。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级文化品牌由“一区一品”向“一镇(街)一品”“一村(社区)一品”延伸。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宝贵建议,我们也将不断深化工作举措,希望能够继续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