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49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强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说理释法,争创伟大判决,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7-29 11:09 来源:市法院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马健、冉千平、冉玉红、沈俊苗、金常忠、王宪朋、李中兵、金炜、金小华、陶玮、邵中琳、查志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说理释法,争创伟大判决,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十分感谢你们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我院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进行办理,并在办理中加强与委员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形成办理报告初稿后,我院当面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法院高度重视裁判文书质量管理,不断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切实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强化裁判文书质量管理。加强流程管控,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裁判文书制作、上网流程管控及案件庭审直播工作规范的通知》,明确文书起草、审核、审阅、签发、校对、印刷、复核、送达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裁判文书质量管控机制。推进类案检索,制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引导律师进行类案检索的操作指引(试行)》,明确规定律师提供类案生效裁判或者类案检索报告的,承办法官应当进行类案检索,并通过法律释明、在裁判文书说理中予以回应,引导和支持律师进行类案检索。统一裁判尺度,制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试行)》,落实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实施办法,健全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运行机制,推动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与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的工作衔接。制定《市法院、市检察院联席会议工作办法》,加强刑民交叉、民行交叉等问题研究会商,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改进业务指导,出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基层法院审判业务指导的六项措施》,落实发改案件判前交换意见、判后讲评机制,畅通发改案件异议反馈机制,加强对关联案件的协调指导,全面提升对下业务指导效能。

    二是加强裁判文书检查评查。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市法院各业务部门常态化开展“一读三评”工作,定期组织裁判文书质量评查,常态化召开条线案件质量讲评会,定期发布本条线发改案件评查报告,对本条线裁判文书质量和发改案件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开展司法作风整治,将裁判文书制作上网工作纳入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及时发现裁判文书中存在的要素缺失、文字错误、法律引用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做到以查促改,及时纠错,消除隐患。拓展案件评查主体,2019年以来,江苏省离退休法院工作者协会南京市活动中心每年组织省、市、区三级法院退休法官对上网裁判文书开展评查,查找裁判文书格式、文字语法等方面的问题,评析裁判文书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释法说理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专项评查报告,通报全市法院。系统总结评查经验,以承担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专项课题为契机,认真总结裁判文书评查工作经验,深入研究裁判文书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机制,撰写的《裁判文书质量管理实证研究——以南京法院的探索实践为样本》顺利通过结项验收,并获得全省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

    三是推动裁判文书评选应用。打造精品文书,积极参与“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激励全市法院提升审判质量和效果。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有4篇裁判文书获评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66篇裁判文书获评全省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强化结果运用,将裁判文书制作和释法说理作为考核法官业务能力和审判质效的重要内容,将裁判文书评优情况与各基层法院、市法院各业务部门的综合考评挂钩、与法官的绩效考核挂钩,鼓励法官撰写高质量裁判文书。加强法治宣传,将优秀裁判文书培育同典型案例发掘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说理,以公正裁判引领社会风尚。2021年,全市法院共发布典型案例960个,其中,“‘辣笔小球’侵害英烈名誉、荣誉案”入选全国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并和“种子套牌侵权纠纷案”一同被评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十大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案件繁简分流背景下复杂案件与简单案件的文书制作要求有所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第十五条规定:“根据法院审级、案件类型、庭审情况等对裁判文书的体例结构及说理进行繁简分流。复杂案件的裁判文书应当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说理。新类型、具有指导意义的简单案件,加强说理;其他简单案件可以使用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简化说理。”因此,复杂案件与简单案件对于说理的具体要求不完全一致,不宜作统一要求。

    二是少数法官释法说理能力有待提升。司法实践中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新类型案件日益增多。少数法官知识储备不足、更新速度不快、类案检索能力不强,在审查判断证据说理、认定事实说理、适用法律说理和行使自由裁量权说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不愿说理”“不会说理”“不敢说理”“说不好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明确繁简分流案件裁判文书的要求。推进繁简分流,学好用好新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新规定,注意诉讼制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小额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审理程序与审判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机衔接、优化配置,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方式自主权、程序适用选择权、程序运行异议权、诉讼过程知情权,有效推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坚持适度说理,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根据案件社会影响、审判程序、诉讼阶段等不同情况进行繁简适度的说理,实现简案略说、繁案精说,力求恰到好处。

    二是不断优化裁判文书质量管理的技术保障。建设类案文书检索平台,汇集全市法院近五年作出的裁判文书,研发全文查询功能、要素检索工具,建立裁判文书与案件电子卷宗的链接,实现查询便捷、结果精准、反查全面,为法官释法说理提供便利。集成审判辅助功能,整合虚假诉讼预警、关联案件查询、证据智能关联、量刑智能辅助、裁判规律智能分析等系统功能,提升智能化辅助办案效能,促进裁判质量提升。落实裁判文书强制纠错制度,将裁判文书纠错软件嵌入文书审签流程,作为裁判文书提交排版印刷前的必经步骤,严格防范低级错误。设置裁判文书复核流程,裁判文书签章之后流转至业务部门专门人员名下,经专人线上审核确认,返回案件电子卷宗、提交送达,打造动态化闭环式质量管理模式。

    三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广泛接受监督,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保持经常性联络,听取社会各界对裁判文书的意见建议,避免裁判文书出现“本院不予采纳”“本院不予支持”“对提交的证据,不予以审查”但不作任何解释的情况发生。强化法检协作,进一步深化法检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重视检察建议的办理,针对裁判文书在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和讲究文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和引导法官“愿说理”“敢说理”“善说理”“说好理”。自觉接受律师监督,健全与律师协会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律师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律师深度参与诉讼辅导、法律援助、终本案件评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和社会职能作用,不断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感谢你们对法院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欢迎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和监督法院工作。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2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