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57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午餐质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31 15:16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何雪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午餐质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规范招标采购。下发《南京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意见》,明确由各板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大宗食材企业招标工作,招标过程接受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专家代表、媒体代表、行风监督员等评委们的监督,学校在中标企业中进行二次选择。2021年9月,组织对全市各板块、直属学校大宗食材供应商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了解并掌握各板块具体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各板块集中采购方式,确保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品质优良、源头安全,最大程度地防控添加剂、农残物、污染物、有害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饮食安全隐患。

    (二)严格索证留票。通过进校必查等方式,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索证留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区分食品生产者、食品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交易市场等不同类别,明确索证(查验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许可文件,以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留票(留存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清单,或者其他凭证)的具体细节要求。进货查验方面,如实准确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至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或者二年以上,真正从源头上保证食物原材料的安全性。

    (三)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学校推广“五常管理”先进办法。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每天安排管理人员值班,检查当天食堂卫生情况、制度落实情况、学生就餐情况,填写检查日志,提出改进建议。试行食谱公开制度,每周食谱制订后,通过家委会成员传达到每名学生的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接受家长监督。营养午餐试点学校每周的带量食谱,经“南京市食堂信息化管理平台”提示进行调整和优化后,提前一周向家长公布。继续推进家长陪餐制度和家长义工制度,接受膳食委员会中家长、社会人员等全面参与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各环节监督管理,采纳合理建议,提升学校食品管理能力水平。

    (四)严格检查督促。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开学检查常态化检查和安全检查的必查内容,市局普查直属学校抽查一定数量各类学校;各板块组织普查本区域学校;各学校对照检查标准,展开全面自查自纠工作。教育部门联合市场、卫健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学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拉网式的安全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强化落实整改。尤其是针对国家、省市食品安全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学校进行自查并立行立改,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工作隐患。

    (五)推进智能管控。运用省中小学“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全流程监督,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资金公开透明、食品安全管理到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阳光食堂”平台使用覆盖率达100%;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优秀等级食堂数量达91.6%;“明厨亮灶”覆盖率已经达100%。继续做好南京市中小学食堂信息化管理系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食堂各环节整齐有序;在市级层面和各板块继续推广检查平台,通过平台反馈实现整改闭环,进一步夯实检查效果。今年上半年,与市市场局联合进行“食品餐饮云”平台试运行,通过企业拍照晨检、索证索票、培训考核、监督检查、监管预警、线上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和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提高监管效能。

    (六)推广营养午餐。进一步推广中小学营养午餐项目,确保营养搭配均衡。营养午餐项目,是2021年南京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2021年9月制定下发了《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指南》,在24所学校组织进行试点。专门组织对食谱制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营养指南等标准,掌握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食谱,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此外,试点学校通过南京市食堂信息管理平台录入每周食谱,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菜品后,确定的食谱菜谱统一纳入平台标准化食谱库,供全市学校食堂学习借鉴。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总结推广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学校扩大到106所,并增加带量食谱供学校借鉴,增加营养搭配科学均衡的覆盖面。

    二、关于提案的一些具体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通过政府补贴问题。目前,中小学生食堂的水、电、气、设备购置及维修等经费由财政补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每年最低标准为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300元、高中生1200元,高于国家省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家庭困难学生群体,实行困难学生生活补贴(助学金)制度,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初中生及高中生每人每年2000元,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其中已经包括营养午餐费用。

    (二)关于提高餐食标准、增加课间餐问题。中小学生伙食费属于市场调节价,是按照自愿、非营利原则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根据2021年下半年全市中小学午餐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中小学午餐平均餐标为11.85元,但因为各学校情况不完全一样,各学校午餐标准也会有较大差距,在财政不补贴的情况下,全市统一午餐餐费标准,有较大的难度,只能采取一校一价的方式,由学校在征得一定比例的学生家长同意后执行。另外,增加上午、下午的课间餐的点心、牛奶、鸡蛋、水果等也是如此,需要一校一策执行。

    (三)关于建立菜谱上报管理及评价机制。正在全市大力推行营养午餐项目,秋季学期将百所中小学纳入项目管理。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有六大项:确定每周带量食谱(制订带量食谱,上传至“南京市食堂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平台提示进行食谱种类调整和优化,提前一周向家长公布)、推广科学营养膳食(提供符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保证蔬果、谷薯及肉蛋奶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尽量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促进合理膳食)丰富食谱食物种类(每餐供应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大豆及坚果类等四大类,确保每天午餐提供的食物种类涵盖不少于8种、每周不少于25种)、配备健康管理人员(聘请营养专业人员或营养师,为师生提供科学专业的营养服务)、实施肥胖监测干预、组织宣传教育活动等。该项目试点学校的带量食谱,在市食堂信息化管理平台发布,供全市学校学习借鉴。营养午餐项目也将逐步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开。此外,玄武区自2018年实施了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标准化工程,进入学校微信号的“学生食谱”栏目,午餐种类、菜品营养成分一目了然,菜谱每周更新,家长可随时掌握孩子每周膳食的情况。

    (四)关于建立三方监督机制。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对食堂的监督管控。2015年市教育局印发了《南京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成立由学校行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机构,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不少于 50%,让师生和家长参与进学校食堂管理中。在2021年全市中小学午餐调查中,参与调查的730所学校(校区)仅19所未成立膳食委员会,我们已督促其尽快按文件要求进行落实。各板块教育主管部门也强化责任意识,出台加强监管的措施,栖霞区编制了《学校膳食委员会工作手册》,指导、规范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管理工作;鼓楼区、玄武区实施“家长义工进食堂”工作,家长可以从食材验货、加工,到午餐品尝等各环节全程参与,对食堂进行监督与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加强调研,组织家长调价意愿比较集中的学校,先行试点增加上下午的课间餐,并汇集大部分家长的意愿,确定课间餐增加的品种和数量。遴选部分学校,由学校试点建立提醒督促孩子喝水建立机制,提醒时间、方式、责任人等,以积累经验,予以推广,让公共政策和措施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学生营养午餐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