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农工党南京市委:
你们好!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老旧小区幸福宜居品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该提案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老旧小区宜居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向贵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个性化小区改造方案
为实现“强富美高”新南京的总体目标,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定位,我市编发《关于印发〈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宁旧改〔2021〕2号),明确“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05个,建筑面积1228.6 万平方米。结合往年改造实际,提出了大片区统筹、跨小区项目组合、小区内自我改造、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四种改造模式。为了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编发《关于印发〈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房物字〔2021〕251号)、《关于印发〈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社区规划设计师(工程师)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房物字〔2021〕253号),通过公示评选,共聘请了55名专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库,30名设计师(工程师)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社区规划设计师(工程师)人才库。南京有许多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方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我们要求参建单位邀请专家、社区与群众代表在共同座谈的基础上实地走访察看小区,在充分了解居民需求,以及区域特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设计规划方案。在方案公示阶段,坚持“二次公示”制度:第一次以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第二次以图板公示方式征求意见。通过以上方式,外墙颜色设计可以较为广泛地采纳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尽量贴合周边区域色彩。改造的时候,在注重风貌协调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把这些历史街区的信息保留下来,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编发《关于印发〈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类清单〉的通知》(宁旧改办〔2021〕1号),明确了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共50项改造内容,其中,包括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海绵化改造、建立立体停车设施、新建5G设施、智慧社区建设等相关项目。相信随着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向纵深推进,改造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形成一套自身改造体系。
二、居民主体、多元多策,构建共享共治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建管并重原则,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构建行之有效的长效治理机制是改造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组织引导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改造。二是推进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引导小区业主依法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建立完善小区管理规约及议事规则,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对暂不能成立业主自治组织的,支持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相关单位、业主代表等组成物业管理委员会,代行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职责。三是提升小区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鼓励社区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交叉任职,提高小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关于零散小区的失管问题,一直是长效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从目前对此类小区的管理情况看,以政府为主导,成立公益性保障型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实施红色物业工程,促进物业企业融入社区治理,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与社区治理高度融合”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区域平衡、商品房与老旧小区相互调剂,提升老旧小区(零散失管)的管理效能。
三、综合新理念、培育新功能,着力挖掘社区经济增长
贵单位的这一建议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旧改〔2021〕1号)中明确,按照政府主导、居民自愿、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组织推动作用,制定支持政策、标准和计划,引导居民和协调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物业服务、电梯、快递、物流、商贸、停车设施等专业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中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改造、运营。支持规范各类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改造。支持以“平台+创业单元”方式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服务新业态。支持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注入、建设运营、提供设备、提供服务等不同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各区政府在资金奖补和信用考评方面予以支持。新一轮政策突破以往改造模式,政策更灵活、内容更广泛、模式更新颖。我们将通过项目的开展,积累改造经验,为下一步更多的民营企业、民间资金参与改造工作提供借鉴经验,通过市场化改造模式的广泛复制,努力让更多的老旧小区居民受益。
四、硬件改造、软件提升,补齐老旧小区防疫短板
近两年,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如何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防疫工作有机结合,可以说是目前改造的侧重点。我市分类清单同时还包括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完善快递服务、新建5G设施、完善卫生健康服务、智慧社区建设等相关内容。垃圾分类方面,2020年南京市垃分办出台《南京市城市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置导则》,明确新建小区、既有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标准,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垃圾收集点建设。针对老旧小区补建工作,根据小区具体情况,街道、社区、物业、业主等多方参与,科学制定设置方案,对选址、方案开展宣传、公示,取得居民的支持后建设。对于收集点落地困难的小区,鼓励采取装配式成品建设,减轻对小区的影响,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流动收集、设置规范桶点等措施,增设洗手或净手设施设备等,努力营造良好的投放环境,不断提升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建设管理水平,确保满足卫生防疫需求。进小区自动测温方面,推广“电子哨兵”扫码通行设备,只要刷一刷苏康码或者身份证,所需要的行程码、核酸检测数据就显示出来,智能化的便捷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居民通行及值守人员检查的效率,以智慧扫码系统助力防疫从严从紧,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研究改造内容如何与防疫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确保改造一个小区,完善一个小区的防疫系统,为今后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手段,开展小区党组织引领的多种形式进行协商,激发居民群众热情,调动小区相关联单位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居民协商议事效率,化解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试点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联动统筹改造。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理念,打破传统“小区”概念,探索以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更新,通过整合利用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的公共空间,系统推动小区内外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联动更新,实现存量资源再利用、改造、运维等方面的统筹整合,促进居住社区品质提升。
三是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深化完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方案,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拓展物业服务新场景,拓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服务,引入各类资源共建一批生活服务功能的“睦宁里”站点,把事关市民日常生活针头线脑、小修小补、日常必需、应急维修的生活需要解决在小区里。
四是推进街区化服务试点创新。通过政府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物业服务走出小区围墙,进入街道,介入各类信息化手段和市场化机制,形成以小区为基础,社区为框架,网格党组织为引领的物业服务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以专业化服务提高政府的社区管理效率、城市管理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南京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