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陆茵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疫情期间加强在校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市教育局立足自身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在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市属高校做好疫情期间在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好驻宁高校学生心理安全工作属地责任等方面积极作为。
一、指导市属高校做好疫情期间在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疫情管控期间,市属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组织针对性的全面心理摸排、加大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努力做好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引导与帮扶。晓庄学院面向全体师生宣传学校24小时心理求助热线和心理咨询预约途径,确保师生心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危机热线,畅通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金科院实行“特殊关注学生半月报,一般关注学生月报制,突发事件随时报”制度,形成“一生一档”动态心理档案,心理中心每月对各学院学生心理情况及时汇总、反馈,建立心理健康问题闭环沟通的反应机制;城职院开展“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绘画读心,与你约‘绘’”活动、生命教育系列微课、心理微科普、心理微视频征集评选等活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二、落实好驻宁高校学生心理安全工作属地责任
在江宁、栖霞等高校集中的区先后召开驻区高校身心健康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各高校和属地政府应进一步增强属地意识,压实安全工作责任,形成畅通高效的联系机制。要求加强联合预警,高校定期将师生思想动态和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告知所在区,所在区及时将最新的安全工作要求和提醒事项告知各高校,形成动态预警的工作模式;开展联合干预,高校一旦出现学生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有极端想法的情况,可联系所在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陶老师工作站等专业力量共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时应第一时间联系驻区公安、消防等部门到校援救;强化联合处置,对于已经发生的极端事件,属地医院要第一时间实施抢救,网信、信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高校做好舆情管控、信访维稳等工作;探索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鼓励各板块、中小学与高校合作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教研活动,欢迎高校在中小学设立实践基地。
三、落实好驻宁高校疫情防控属地责任
学校防控组严格落实省相关要求,完善高校“一对一”专项防控协作机制,做好“五大员”“三个一”保障,督促指导高校及时动态调整校园封闭管理措施,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回应师生合理诉求,强化舆情管控引导。市学校防控组召开部分高校学生思想动态专题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线上调研(有效答卷12.89万份),此外还通过实地走访、舆情研判、12345工单分析等方式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在宁高校学生管控情况和思想动态,向上级部门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建议。强化舆情引导,并提醒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之下,高度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给予充分人文关怀。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教育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