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8号建议的答复
    (义务教育阶段开学第一周利用半天时间 集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9 00:00 来源:南京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车明军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开学第一周利用半天时间集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部署

    2017年,市教育局制定《关于印发〈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7年修订)〉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学校要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一至九年级平均每学年4课时,主要在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和学校课程及班团队活动中安排。2018年印发《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相关要求进行重申。市教育局每年初均会全面部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并指导学校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常态化

    (一)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一是通过德育课程教授安全知识。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学生认知常见的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学会灾害自护和互助方法等。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二是通过体育课程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对中小学生提出不同安全教育要求。小学体育课教授有关紧急求助方法、中暑的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危险标识等;初中阶段要求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自我保护的方法、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三是将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他相关课程。主要是在初中生物和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食品安全、安全用药、急救技术、生殖发育、污染危害防治等知识和技能。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工作全过程。一是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线上,2018年8月,全市域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利用安全教育信息平台课程资源开展安全教育,每年组织开展“平安寒暑假”“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防溺水安全”“消防知识网络大赛”“秋季安全第一课”“国家安全教育日”“11.9消防安全教育”“12.2交通安全教育”等专题活动,依托安全教育平台移动版,在周末、节假日及时发出安全提醒。2020年、2021年两年时间共有近120万师生参与线上安全知识竞赛。线下,2018年投入2600多万元,采取市区共建的方式,建成南京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对全市师生安全教育开展实操培训,现已组织培训34期,培训安全管理干部、教师近5000人,学生5400余人,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1000余人次,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双线安全教育”让教育更安全》,入选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典型经验做法。二是强化应急疏散演练。将应急疏散演练情况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各中小学结合“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等开展多场次、多场景的应急疏散演练。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围绕“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主题,全市学校共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1000余场次,江苏教育频道、江苏教育发布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三、狠抓安全教育措施落实

    市教育局和学校对安全教育高度重视,每年都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研究议题,加强部署和落实。同时坚持以考核促落实,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对各板块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年初制定责任书,年中督促检查,年末进行目标考核,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多年来,全市学校安全形势平稳。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学校安全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深,有效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一是统筹安全教育内容。指导各学校按学生层次逐步开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安全知识教育,突出人身安全救护、防火、地震等应急演练等内容。二是加强教师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南京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及教学团队资源,加强班主任尤其是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重点人群培训,并将安全实操培训作为新入职教师重要培训内容,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在岗教职工安全实操培训全覆盖。三是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检查制度,完善并落实中小学安全教育评价机制,逐步推进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师考评范围,将学生安全素质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等。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学校安全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