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02号建议的答复
    (进一步加大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应)
    发布时间:2022-07-25 00:00 来源: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童金洲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应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牵引,增强原始创新供给。一是依托未来网络大科学实验装置,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紫金山实验室完成了世界上首个6G光子太赫兹1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创造出目前世界上太赫兹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记录,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优势;发布了国内首个泛边界异构大规模多云交换平台,实现与多家公有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创建国际上首个面向全球常态化开放的网络内生安全试验场NEST,形成研学产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二是依托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集聚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优势资源,建设水生态安全与健康技术创新中心,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三是依托麒麟科技城,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加快布局建设麒麟科技城和紫金山科技城,增强对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创新资源的承载力,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贡献一批高技术含量和转化应用价值的成果。

    (二)以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创新成果转化路径。一是优化制度设计,加强政策引导。今年3月修订印发了《南京市关于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服务办法》(宁创委办〔2022〕2号),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措施,突出高水平、平台化发展导向。二是优化绩效评价体系,注重客观科学评估。以政府主导和第三方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客观数据抓取和运用,评价更精准、更聚焦、更优化。三是设立联合攻关项目,推动产研融合创新。围绕“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突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显著,且能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项目。

    (三)以打造激励创新的最优生态为牵引,提升服务赋能成效。一是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权限下放,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实行财政资金“拨改投”,全面深化“不见面审批”,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二是开发上线“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发放紫金山英才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便捷化人才服务体系,共吸引6700多名人才申领。开展高层次人才科技贡献奖励,授予引才示范企业“金梧桐奖”,涉及5960名人才、10家企业,发放奖励共计1亿元。三是优化多元投入机制,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逐步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三位一体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联动机制。四是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强化信用激励约束,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和法治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支持企业以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推动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支持行业领军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创新资源,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拓展。

    (二)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化发展,提升链接孵化能力。一是围绕技术源头供给、工程化能力提升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化发展,支持原子团簇研究院等高水平新研机构培育对象,进一步提升研发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能力。二是围绕科创产业发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骨干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鼓励清研华科、浦世环境等研究院充分发挥新研机构研发优势,助推高新园区创新产业集群培育。三是围绕产业科创需求,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依托平台及其所在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持续导入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竞争力,支撑产业链转型升级。

    (三)持续优化营造人才生态,强化人才赋能。一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3+N”形式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布局,适时开展学习座谈和走访调研,同步打造“城巷港湾园”人才载体,加快建成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二是优化完善紫金山英才计划,加强战略科学家梯队建设,重点引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接力培养青年人才生力军,遴选培养卓越工程师,加强各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提档升级人才服务,完善人才协作机制,持续放大“紫金山英才”品牌效应,做好紫金山英才卡扩面优服工作,提升人才获得感、满意度;继续实施人才安居政策,加大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购房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