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52号建议的答复
    (建议完善南京南站配套设施提升南京窗口形象)
    发布时间:2022-07-20 00:00 来源: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常小川等3位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建议完善南京南站配套设施提升南京窗口形象的建议收悉。我委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南站地区总体建设情况

    南站投用10年来,该区域实现了从农田到现代化城市新区的蜕变,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备、区域形象显著提升。

    (一)管理体制机制已建立

    南站片区北起绕城高速,南至秦淮新河,东起双龙大道,西至机场高速,面积约5.6平方公里。2015年6月,我市成立了枢纽型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其中高铁枢纽经济区建设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委,实行“1+2+3”的工作机制,即我委为牵头推进单位,南部新城管委会、市交通集团分别为红花—机场片区、南站片区开发建设主体,秦淮、雨花台、江宁三区负责招商引资及社会管理等事务。南站站房及南北广场区域由市南站综合管理办公室管理维护。目前,南站片区管理机制运行较为顺畅,已形成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道路交通设施基本成型

    一是快速路网加快成环。绕城公路、机场高速、双龙大道初步构成了围绕南站的快速路网体系,2017年6月,龙西立交二期工程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南站集疏运系统。目前,宏运大道(机场高速—滨河北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推进,建成后南站片区将形成“井”字形快速路骨架体系。二是骨干路网建设基本完成。随着民和路、民生路、创新街等道路建成通车,南站片区内部道路已建成约24公里,“四横六纵”的干路骨架格局已形成。三是规范道路交通秩序。近年来,陆续完成玉盘东街—民生路出租车临时蓄车场、锦绣街及江南路出租车专用道改造工程,减轻出租车排队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和对交通运行的干扰,规范了网约车停车载客行为,加强了私家车停车诱导,完善了南站内、外部交通指引系统,片区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三)综合客运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南站片区公共交通体系已较为完善,一是4条地铁线路汇集。地铁1号线、3号线、S1机场线、S3宁和线途经南站片区,南站已是我市地铁线路最密集区域,旅客可快速到达城市各处。二是11条公交线路覆盖。南京南站现有公交19、27、84、129、190、719、791、792、D16、Y16、Y27等11条线路,配车总量达137辆,基本可满足旅客至主城中心区、河西、江宁东山等多个方向的出行需求。此外,南站片区出租车数量充足,日出租车流量约8000辆,可满足市民及旅客出行需求。

    (四)居民生活服务基本健全

    根据《南京市铁路南站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站地区现有服务设施均符合《南京市公共配套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宁政发〔2015〕21号)文件要求。规划有居住社区中心3处,基层社区中心10处。居住社区中心按服务半径500米布置,居民步行7—10分钟可达,均设有社区服务中心、肉菜市场、体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养老院等设施;基层社区中心按服务半径250米布置,居民步行3-5分钟可达,均设有卫生服务站、文化体育活动站、健身设施、托老所等设施,满足15分钟生活圈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照你们所提建议,我委会同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南站地区规划建设目前确实存在公厕、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欠缺以及对历史文化特色的彰显缺乏关注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南站片区发展实际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着重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划建设南广场中轴公园

    根据规划,南站南广场中轴(地下商业街之上)规划有6块公园绿地,总面积约8.36公顷,中轴公园将与已建成的秦淮新河滨河景观带构成南站片区“一轴一带”的景观轴线。项目由市交通集团(铁投公司)具体实施,目前正在优化设计方案,我委将配合市规划资源局、交通集团,在中轴公园规划及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古都文化元素,设置文体休闲服务设施,将中轴公园建设成为展示古都特色形象的城市客厅,更好地服务旅客及市民。

    (二)持续提升区域文化气息

    一方面,在细节处展示文化特色。我委将配合市南站综管办,更加注重节假日及出行高峰期南北广场花坛、景观及站房内装饰的布置工作。同时,近期将在落客平台匝道花箱改造、南北广场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建设等设施新改建中,注重融入文化展示元素,助力宣传南京特色文化。在今后的绿化建设、景观提升过程中,也将注重与古都特色元素的融合,浓郁南站片区人文气息。另一方面,探索建设城市微展厅。随着万科星耀都会、高铁网谷C座等项目陆续交付,沿街商业面积将持续增加,南站周边便民服务能力将更加完善。我委也将会同雨花台区、江宁区,在南站地区研究布局“梧桐语”等小型城市客厅,作为展示城市文化、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补充。

    (三)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一是持续完善南广场配套服务设施。针对南广场公厕等服务设施设置不足问题,我们将设置指引标识,将旅客引导至地下广场、高铁网谷、绿地之窗等商办公厕,在出行高峰期,将设置移动公厕。同时,市交通集团将加快推进南广场地下商业广场招商工作,提高南广场服务功能。二是推进南广场中轴地下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根据《南京市铁路南站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广场中轴线将建设地下商业步行街,位于博爱街至宏运大道,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1千米,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珍宝金轮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目前正在优化设计方案。步行街将融合公共配套、文化娱乐、商务商业等多种功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南站南广场服务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