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12号建议的答复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理和常态化管理电动自行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4 00:00 来源:南京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汪旭东等14名代表: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理和常态化管理电动自行车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电动自行车因具有快捷、经济等特点,受到市民广泛青睐,成为许多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截至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650余万辆。但由于部分市民守法意识淡薄、文明素养缺失,闯红灯、骑快道、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仍较为突出,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对道路通行秩序带来不小的影响。我局始终将电动自行车管理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全力以赴抓规范、严整治、保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722起,致100人死亡,同比分别下降14.56%、34.21%。

    一、强化源头监管,夯实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对所有超标电动车一律不允许销售、不允许上牌。针对超标电动自行车易肇事肇祸以及外地上牌本地销售等问题,在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区域,对外牌电动自行车予以限行。严厉打击源头售卖超标电动车违法行为,会同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检查全市带牌销售点和门店,截至目前,共依法处理15家违规销售店铺。全面规范路面设施标识,“拉网式”排查全市交通设施,今年以来,共增设机非隔离设施45km,在315个路口施划“右转危险警示区”警示标识,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二、强化路面管控,净化交通环境。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牵头推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常态加强路面违法整治,推广警网融合“三长”共治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在全市布设10处智能警务岗亭和36套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抓拍设备,在全省率先探索在“新国标”号牌及外卖快递专用号牌植入RFID无源芯片,试点安装前端采集设备,推进交通违法非现场查处。今年以来,累计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80余万起,有效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

    三、强化联动治理,规范新兴业态。联合邮政管理、交通等部门,制定下发《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专用车型和外观标识,目前已有8000余辆统一标准车辆投入使用。同时,持续推进外卖行业“六统一”管理,换发专用号牌3.8万余块,对所属骑手发生事故较多的平台,会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约谈,分类落实骑手二次违法停单学习、多次违法行业禁入等措施。今年以来,共查处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违法1.97万起,落实二次违法停单学习600余人次,清退高频违法骑手12人。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邀请文明交通形象大使惠若琪拍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广泛开展“幸盔有你”、“一盔一带”等主题活动;组织媒体随警作战、专题报道电动自行车整治35次;制发安全画册、《告市民一封信》等宣传产品35万余份;专门拍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在42处楼宇大屏、20处违法曝光屏滚动播放;组织民警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倡导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充分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劝导员力量,大规模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全力提升市民安全出行意识。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会同市场监管、邮政管理、工信、城管等部门,持续加大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力度,严格把好生产销售、源头上牌、路面整治等各个关口,进一步凝聚各部门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全市电动自行车规范化管理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公安局

    202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