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网络餐饮实施“透明化”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06 00:00 来源: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洪汛安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网络餐饮实施“透明化”管理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网络订餐作为一种新兴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营业态,在提供了生活便利的同时,随着订餐量激增和订餐平台的快速扩张,网络订餐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行为,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我局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一、目前全市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2016年以来,我局定期约谈美团、饿了么等多家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负责人,按照《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和《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从入网审查、实名登记、证照公示等对落实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主体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与各平台签订了《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承诺书》。同时,及时通报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求各平台自查自纠和限期整改。

    (二)加强配送过程食品安全管控。一是加强网络订餐配送人员管理。为有效防控网络订餐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我局制定了《餐饮单位送餐活动食品安全指南》,进一步加强配送环节监管,要求送餐单位严格控制送餐距离及送达时间,采用清洁、完好的送餐容器和包装,完善容器外包装上的标签内容,不具备冷链配送条件的,不得配送冷菜、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此外还发布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订餐时需要注意的食品安全事项。二是推广食安封签保障“最后一公里”食品安全。2019年9月5日,我局联合美团外卖平台开展外卖食安封签集中启动仪式。2020年,联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制订了《南京市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地方标准。上线商户按照消费者的订餐要求,将制作好的外卖餐品包装后,贴上统一的采用安全环保材质制成的专用一次性封签,从取餐到送达消费者的过程中,确保外卖封签始终保持完好,如消费者在收餐时发现封签破损,有权拒收并向平台投诉。实施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是强化监管、保障消费者“点得放心、吃得安心”的又一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压实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证餐品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餐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为外卖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南京市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正式发布后,市区各级监管部门多次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现场会、印制部分封签发放给企业等方式进一步推广食安封签在全市范围内的使用。

    (三)建设推广阳光餐饮平台,加强政企合作,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一是探索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餐饮经营者量大面广分布散,监管执法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我局机构改革完成后,开始探索阳光餐饮平台的建设推广,运用“互联网+”,打造企业、政府、社会三方共治的监管服务系统。2020年在中小学校园、餐饮聚集区等重点场所选择试点企业推广使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智慧监管执法服务体系、创新监督执法监管模式、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目前,江北新区和六合区也开展了试点工作。江北新区开展“透明餐厅”建设,由市场监管部门、“饿了么”平台和商场三方合作,通过印发倡议书,鼓励、督促、批量化引导餐饮商户安装明厨亮灶设备,并依托现有网络订餐平台和技术优势,为商户开通明厨亮灶线上视频信号,将后厨操作过程嵌入“饿了么”等平台商户页面并实现分时段直播,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安全、放心的餐饮服务。六合区市场监管局与美团签订社会共治合作框架协议,并启动“智慧监管”政企通系统,该项工作主要是市场监管部门向平台提供政策法规、餐饮企业红黑名单、食品安全消费警示、食品安全培训材料等,平台利用自身技术条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商家,部分商家已将明厨亮灶视频接入美团平台。二是制定地方标准,规范明厨亮灶建设。为规范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提升“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成效,2021年,我局联合江苏中食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制订了《明厨亮灶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标准明确了明厨亮灶的展示方式和内容,制定了明厨亮灶评价的实施细则。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大力推广食安责任险。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省食安办关于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按照“重点先推,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思路,定措施、搞试点、抓推进。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单位3002家,较上年增长30%,总保费860万元,较上年增长11.4%,总保额90亿元。其中,省食安办要求的7种业态类型覆盖率达98%,新增考核9种业态类型覆盖率90%,其他业态类型投保达980家,保险覆盖率和保费规模均位居全省前列。投保单位涵盖从源头到餐桌等近20种业态类型,实现了覆盖广泛、服务规范、互惠共赢的食责险工作目标。

    二、下一步工作

    (一)督促落实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继续指导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自建网站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做到严格准入、规范经营、防控风险,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督促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落实入网单位资质审查、登记要求,杜绝入网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订单委托其他单位加工等情况,保证网络销售的食品线上线下一致。同时督促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按照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有关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抽查和监测,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严格规范入网单位许可证、量化分级等信息公示,防控配送环节食品安全风险。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继续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工作,监管部门积极加强政企合作,推进许可系统和平台商家数据对接,推进入网餐饮提供者加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同时鼓励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积极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加工等关键过程,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三)着力构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加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引导安全消费意识,推进行业规范自律,积极回应媒介关切,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共同促进网络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科学运用12315投诉举报系统,加强与第三方平台投诉举报系统的衔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继续鼓励建立消费预赔金制度,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加强《南京市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地方性标准的宣传力度,继续推广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的使用,防范配送环节食品污染。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网络餐饮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