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47号建议的答复
    (建设移动医院促进民生健康和医疗保障提升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15 00:00 来源: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高云勇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移动医院促进民生健康和医疗保障提升的建议收悉。我委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医疗服务资源概况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紧紧围绕健康南京建设,逐步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持续均衡。完善医疗资源布局规划,严格控制老城区医疗机构建设规模,积极鼓励引导医疗资源向新城区拓展。建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初步构建大传染病防治格局。建成儿童医院河西院区,有效缓解儿科资源短缺矛盾。建成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填补江北优质医疗资源空缺。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全市拥有三级医院37家,涉农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

    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三五”期末,全市拥有急救站点86个,救护车170辆,成为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试点和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试点城市。制定了《南京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确定了七家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平战结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 、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全市共有1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67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市基层机构床位数达11957张,基层卫生人员数32381人。创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省社区医院32家、省示范卫生院13家、省示范村卫生室142家、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家、省特色科室31个。

    二、关于建立移动医院

    全市除37家三级医院外,还有部队举办的东部战区医院、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等两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主要担负部队卫勤、医疗和伴随保障等任务,日常面向社会开展医疗就诊服务,并根据上级命令支援地方做好突发事件医疗保障。两家部队医院已纳入全市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在便民就医、业务培训、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军民融合资源共享,2021年两家部队医院地方群众就诊人数达150多万人次;疫情期间两家医院除做好正常医疗服务外,积极支持属地疫情防控工作,出动专业人员、医疗装备和器材,助力做好核酸采样、隔离管控人员医疗服务等。

    南京地区医疗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451家,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66087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超过7张,位于全省前列。与此同时,全市还有一批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完成,居民就医的可及性将进一步提高。关于建立移动医院的建议,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考虑,目前条件不成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十四五”期间,我委将继续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新五区加快推进区医院、区中医院提档升级,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同时重点办好儿童、精神、康复、老年病、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分别达到二级以上专科医院水平。持续优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建立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街村一体化”医共体。优化完善城乡居民“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提升主城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综合服务能力,改善现有建设规模、床位、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满足基本的老年护理、儿童保健等医疗卫生需求;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依托重点中心镇或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辐射周边2—4个乡镇,服务10万以上人口;“十四五”期间全市建成70个社区医院,11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00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