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沈时洲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准确把握“长江大保护”的概念和内涵,切忌治理“一刀切”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加快推动沿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全面推进长江岸线保护和修复,长江南京段岸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照前期检查发现的长江岸线违法违规项目进行整改,克服疫情和汛期的双重挑战,拆除取缔160个项目,整改规范66个项目,累计清退生产岸线37.6公里。浦口区9.8公里“十里造船带”全面打造“春江十里”景观,江宁区通过系统修复19.08公里岸线实施滨江岸线环境提升工程,雨花台区打造三山矶岸线景观工程、建成江豚广场,江北新区推进26公里长江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等,全市沿江绿色廊道已全面联网成片。
二是深入推进化工产业整治提升。按照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等工作部署和推进,2017年以来,我市推进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工作,化工企业数量较整治前减少了52%以上。目前,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占比超过61%,进一步提升化工产业集聚度。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实现了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主城区域“零化工生产企业”目标。
三是严格执行化工类项目审批管理。建立化工类项目审批部门联合会审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水源地保护、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等相关政策要求,共同把好化工类项目审批关,鼓励现有化工企业实施改造升级,转型发展。严格落实《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定了我市危化品禁限控目录,实施“一区一目录”差异化指导管理。
四是加快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转型升级。推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围绕主导产业链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向新材料和医工产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园区安全发展水平,完成21家精细化工企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清零”,完成1.3万名人员安全资质达标“清零”,完成100余家企业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泄漏检测报警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改造“清零”,完成42家企业中控室搬迁和抗爆改造“清零”。实现了园区整体封闭化管理和智慧化管理。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经省应急厅评定为D类风险等级(最低风险类)。
二、代表提及的项目情况
1、根据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2018年修正)规定,长江干流的取水口上游2000米、下游1000米的部分水域和陆域为保护区。目前,南京市共有13个水源地保护区,其中8个设在长江。近年来,南京市水源地水质达标水平较高,不仅累计均值全部达标,而且单月水质也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2、针对代表提出的4家化工储运企业(金陵石化金扬油库、江苏金翔油库、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龙潭油库、中长燃684油库),市有关部门对企业情况进行了复核,明确4家企业均不涉及水源地保护区。
综上,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各有关部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落实项目审批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强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联合执法巡查,减轻企业负担;组织开展“长江岸线非法侵占”问题整改常态化“回头看”,对沿江重点企业加强规范要求和日常检查,确保岸线整治不反弹回潮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安全;持续推进“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化工整治提升,加强监管巡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鼓励和支持我市化工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和转型升级,合力推动我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