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人大代表建议
符娟代表:
您好,您提出关于优化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服务应急能力的建议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志愿者队伍系统管理,建好平战结合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应急志愿者的业务技能等问题。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建立了“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应急指挥响应体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应急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各类阵地资源,引导全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科学有序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志愿服务。
一是建立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统一指挥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印发<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规则>的通知》,将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响应和协调机制作为协调小组的职责任务之一。平时市文明办协调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应急管理局等成员单位做好应急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在协调小组指导下,由市文明办、市志联会牵头负责建立完善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全市、各区、街道、社区四级应急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等突发事件,及时指导协调开展应急志愿服务。
二是推进全市统一志愿平台建设。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南京抗疫舆情平稳期做好常态应对工作的十点建议》(资政专报2021年第23期)上的批示精神,为落实《十点建议》中第八点“提升社会动员效率,建设全市统一的志愿者管理平台”。市民政局牵头建设以平战转换功能为核心,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拟实现全市志愿服务资源汇聚、开放、共享,在应急状态下迅速实现广泛动员、动态管理、统筹调配,科学有序指导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应急志愿服务各项工作。前期,在市委宣传部调研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向市志愿服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集了平台建设意见,研究拟制了《南京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市大数据局已批复同意项目建设,市财政局安排了建设资金,下步我们将按照政府采购要求推进平台招投标及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应急类志愿队伍建设与发展。目前全市在“江苏志愿服务网”平台上共有注册志愿者310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1.1万余支,注册志愿服务项目25万。南京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15支,如南京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等。专职人员、队员和志愿者总数超过2000人。全市可从事采样工作的人员44336人(为全市完成采样培训的所有医护技人员),在停止部分医疗机构运营的条件下,能满足按照24小时内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2.43万名救护员注册成为志愿者,经小班制培训合格且取得“院前医疗急救志愿者证书”的急救志愿者269名。
四是抓好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从提升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能力、项目运作能力、链接资源能力以及江苏志愿服务网运用能力等角度出发,市民政局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培训。2020年,市应急局组织开展三期社会应急力量专题培训班,约400余人参加培训,帮助社会应急力量提升突发事件救援处置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2021年11月25日,市应急局组织开展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骨干联合培训班。全市12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5支社会应急力量等100余骨干力量参加培训。2021年,市急救中心开展AHA、BLS、ACLS、Heart saver培训22期,共计290人次。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金陵图书馆、金陵中学、金城集团等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57场次,培训1901人次。开展8期院前医疗急救志愿者培训,共计269人次。市红十字会先后共培训救护员70.9万人,近3年培训17万人。
五是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展示交流大赛,推荐评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并广泛宣传,2012年以来已有典型800余个。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合会成员单位等志愿者提供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志愿服务期间意外保险,充分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六是开展志愿服务政策、招募宣传。2021年3月,印发各区3000本《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2022年3月印发各区志愿服务宣传册4000余份, 2022年3月组织开展“博爱金陵 志愿在线”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商场和街道社区大600多块大屏等公共介质,播放志愿服务宣传片或悬挂志愿服务海报,指导群众如何通过线上的方式注册成为志愿者。结合“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组织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志愿者心声分享会等主题活动。依托覆盖城乡社区的志愿服务站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刊播、张贴志愿服务相关公益广告、海报等,大力营造志愿服务氛围。
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应急能力提升,下一步,市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作用,加快建立“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应急指挥响应体系,打造一支“反应迅速、服务专业、经验丰富”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同时,配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平台以志愿服务体系的平战转换作为建设重点,对全市的政企、学校、社会等志愿服务资源进行链接与整合。支持通过手机端和PC端访问。用户通过“我的南京”APP、“我的南京大学生版”APP、“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访问使用平台的志愿服务,管理员通过PC端网页访问还可使用平台的管理、数据统计等多项功能,满足应急志愿服务需求。
二是有序推进全市统一志愿平台建设。平台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工作后,拟组织召开各部委办局志愿服务管理部门会议,再次征集各部门对全市统一平台建设需求,统一完善建设方案,并按照方案加强平台战时志愿需求、在线培训考核、志愿者保险需求、志愿者风采需求等内容建设。与此同时,视情会同相关部门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其他城市志愿平台建设情况,吸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优化我市志愿服务统一平台建设。
三是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每年推荐、评选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用的方式,对优秀志愿者进行嘉许激励。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典型影响力。同时,继续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期间意外保险”,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四是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6月17日,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督导培育工作,培训分三个波次进行,将对300名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政策法规和江苏志愿服务网操作培训。市应急局依托美团、顺丰等企业外卖员、快递员组建“应急骑士”志愿队,组织全市15支社会应急力量,对全市12个板块16个样板街道1.7万家餐饮、汽修等重点社会面小型场所(单位)负责人进行免费培训指导。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也将按照计划,持续开展急救、防疫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五是加大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力度。加大对《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社区的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扩大志愿服务知晓度和影响力。定期举办志愿者心声分享会,在文博场馆等公共场所通过展板宣传典型事迹。用好市属媒体、区级融媒体中心和“文明南京”新媒体矩阵,广泛刊发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宣传志愿服务精神。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志愿服务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民政局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