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省政协提案
朱京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国家级江北新区打造“无障碍环境先行示范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促进全民友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反映出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江北新区紧紧围绕“无障碍环境”目标,全面对标“无障碍环境先行示范区”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扩增量、优存量”,认真落实相关法规、规范、规划要求,在道路、住房、公共建筑新建(改建、扩建)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既有设施改造,大力推进无障碍社区服务,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着力并将持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领,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要求。
认真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和即将出台的《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等法规要求,在江北新区规划编制、计划制定中予以体现,与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创建工作紧密衔接、同步推进、共同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按照《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规定(2012版)》《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2012)》《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2012)》等技术文件要求,落实城市停车、步行系统、环境设计等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积极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细化和压实江北新区范围内行政管理部门、街道、项目单位等主体责任,加快形成法治化、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积极推动江北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市民服务中心、公园等单位场所带头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各项规范要求,全面建设无障碍通道、设置残疾人专用车位等设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示范氛围。
二、加强过程监管,全面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工程品质。
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施工工艺、过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努力提升无障碍设施施工品质。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确保新(改、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有关标准。严格工程施工图审查,依据《江苏省民用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图无障碍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对城市道路、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无障碍设计进行审查,确保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人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无障碍设施。加强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监管,推进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确保新(改、扩)建建筑、道路等落实无障碍要求,执行无障碍规范,实现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投入使用。依托各类抽查和验收监督活动,重点关注市政道路人行道盲道及缘石坡道的设置和施工质量,建筑物内部安全抓杆预埋件、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席位等部位的地面面层和盲道面层施工质量,确保坚实、平整、抗滑、无倒坡、不积水。2020年,江北新区共完成37个项目竣工备案,均按设计要求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
三、聚焦工作难点,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嵌入
针对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设施不全、标准不高、相邻利益诉求多元等问题,江北新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嵌入式开展无障碍环境整治。一是在设施可达性的基础上力争达到通用性改造设计,深入研究居住区生活关键节点,关注单元到楼间路、楼间路到停车位、小区道路与休闲广场等交通流线的通用性设计。二是从附加性设计到一体化设计,运用系统的无障碍理念,坚持新的设计理念,做到从咨询策划、专项设计、施工管理、现场体验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陪伴式设计。三是从解决有无问题到提升设施品质,尽可能优化坡道比例,增加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2020年,江北新区完成浦洲花园、天润城1-4街区等67.42万平方米、87栋、5835户老旧小区整治,受理审查既有住宅增梯申请67起,全面摸排整治破损道路约9万㎡。
四、坚持落小落细,不断提升服务精准性和便捷性
(一)加强交通出行无障碍建设。继续落实交通运输部牵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针对设置在侧分带的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欠缺的情况,将通过完善站台设置标准、结合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中予以统筹安排;针对站台语音播报升级改造问题,将适时开展研究,统筹推进语音播报升级。目前,江北新区运营的扬子公交江北分公司城市1110辆公交车均安装了语音播报和电子字幕报站系统,其中118辆新型公交车在后门配备了无障碍通行辅助装置,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人员无障碍登车。2019-2020年,江北新区对近700座公交站台改造增配座椅,方便有需求的市民使用。
(二)积极推进无障碍社区服务。继续完善残疾人E办事平台,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江北新区残联、民政、人社、教育、行政审批等部门加强数据交换共享,建设残疾人网上交互式服务平台,推动线上受理线下办理的融合式服务。残疾人足不出户,可通过我的南京、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搜索新区E办事,登录新区智慧残联专区,在线申报无障碍改造、辅具适配、残疾学生补助奖励资金、残疾就业服务等需求。
(三)继续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环境。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2019年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残字〔2019〕18号)要求,逐年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开展入户调研、专业人士评估,并对街道筛查上报、智慧平台提交的家庭无障碍改造申请需求残疾人名单进行公示,通过政府采购专业公司服务进行无障碍改造。近三年共对140户残疾人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