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省人大代表建议
陈蒙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进南京南站道路管理,方便旅客接站送站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意见,对完善南京南站道路交通建设管理、方便广大群众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市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厅会同雨花台区台政府及铁路南京南站综管办专门作了认真研究办理。
一、南京南站地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基本情况
南京南站是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其路网主要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目前已形成“一横(绕城公路)两纵(机场高速、双龙大道)”快速路网和地面交通微循环(江南路—博爱街—六朝路)。站区规划市政道路总长约30公里,已建成约23.5公里,建成度约78.3%;已开通约22公里,开通占比约73.3%。
南京南站现有7个停车场,共有1928个停车泊位。其中:P1为大型车辆停车场,P2—P7为小型车辆停车场;P1和P3为地面停车场,其他均为地下停车场。据统计,2021年1—7月总入场332.3万辆次,日均15672辆次。其中,月最大达到57.6万辆次;日最大达到2.4万辆次。
近年来,随着南站地区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周边商业用地不断开发以及居民小区入住率提高,人、车流量持续上升,道路交通压力逐步增大。为保障南京南站地区道路交通畅通,我市有计划、分步骤采取了相应举措,优化交通组织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一)自2018年10月起,禁止大客车驶入北落客平台(统一驶入南落客平台下客)。
(二)设置南落客平台引导提示标志;在各绕行路径主要分流点连续增设铁路出发(南)指路标志或提示信息;在重要分流点设置“南京南站铁路出发(北)拥堵,请从铁路出发(南)通行”落地提示标志。
(三)协调有关地图网络营运商以及网约车平台,将送客车辆导航至南落客平台,并将网约车引导至P2、P5、P6、P7停车场待客,缓解部分停车场及六朝路、博爱街交通拥堵情况。
(四)2019年4月,在玉盘东街—民生路设置出租车临时停车场,基本消除了出租车候客长距离排队、影响周边出入口车辆进出现象。
(五)采取增设信号灯、优化道路单行方向、调整交叉口渠化等措施,对江南路、六朝路等路段交通组织作了优化,提高了道路通行率。
(六)自2019年5月起,为削减北落客平台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严禁空载车辆驶入;严禁驶入车辆在该平台上客。
(七)对站房内部通道和外部道路增设停车场路面诱导指引,显示停车场和接站标识。
(八)自2019年8月起,对周边六朝路、玉兰路、江南路、博爱街(含沿线交叉路口)组成的微循环道路启用“电子围栏”,严处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
(九)在锦绣街—江南路利用绿化带,增设一股出租车排挡专用道,缓解路段拥堵现象。
(十)将所有停车场升级为无人收费停车场,支持ETC收费方式,进一步提高出口时效。
(十一)在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上,对各阶段道路交通优化调整情况实时向社会发布,解读有关条款,提醒广大群众遵照执行。
二、南京南站地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存在的不足
由于南京南站地区相关建设尚未完成,周边路网尚未打通,标识系统有待完善,步行导航不够精准等原因,加之进出网约车、出租车数量较大,以及驾驶人员对行驶路线选择习惯等因素,高峰时段,正如您建议所提出的“部分路段交通十分拥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重要窗口对外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不足:
一是部分市政道路尚未开建。剩余约6.5公里的市政道路有3公里为保留地块道路;约3.5公里受铁路宁芜货线及南站中央景观轴开发影响。此外,约1.5公里已建成未开通的市政道路,正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之后启用。这些均导致目前站区出现断头路、瓶颈路,造成江南路、六朝路、博爱街等节点路段高峰时期拥堵。
二是南北落客平台使用不均衡。据统计,南北落客平台进出站车辆通行为3:7,忙闲不均、失衡过度。根据规划,南站地区交通集疏运系统有4个互通式立交,目前已建成花神庙、龙西等3个道路交通枢纽,双龙街与宏运大道交叉口立交尚未建成,且宏运大道快速化改造不久前刚启动,导致南落客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充分,北落客平台交通压力过大。
三是车流增多管理难度加大。据统计,一般情况下,每天有约650辆长途汽车在南站运营;有约1600辆次公交车在南站进出;有约1500余辆出租车和网约车在南站接送客。尤其是疫情期间,出租车和网约车增至约2万辆,对交通组织管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四是人车交织影响通行效率。江南路、六朝路作为紧邻南站主站房的核心道路,人、车流量较大。由于规划设计,存在人车交织现象,加之交叉路口行人过街不遵守交规、网约车违停占用通道、过街信号灯设置时间过短等问题,降低了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
五是停车场使用不均衡。对社会开放的7个停车场,泊位较为充裕。由于位置原因,大多车辆更多使用共有319个泊位的P3停车场,使该停车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高峰时饱和度达91%,周转率则达14.29,易造成通往其道路拥堵,而其他停车场使用量不足。
六是交通引导标识尚不统一。交通引导标识系统涉及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客运、交管等多个部门,标准不统一、更新不及时,智能化程度不够高。此外,步行导航系统精准度有待于提升。
三、南京南站地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改进措施
为给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下一步我市积极采纳您的意见,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快推进南京南站地区建设工程,深化交通组织方案研究,科学组织实施管理,确保南京南站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进一步提升为广大群众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加快双龙大道和宏运大道叉路口交通枢纽建设,提高由江宁方向驶往南京南站地区的车辆通行效率。
(二)加快贯通东西向的南片区诚信街、创新街、博爱街和北片区玉盘东街道路,完善路网结构,实现道路紧密联系。
(三)加快实施江南路—锦绣街、江南路—金阳西街、六朝路—毓秀街、六朝路—金阳东街4个交叉口人行过街通道建设工程,减少行人对地面交通影响,进一步畅通站区“小循环”道路。
(四)主动协调高德、百度地图等平台,提高站区内步行导航系统精准率,使用户选择最优路线到达目的地。
(五)在进入南站主要路口设置智能交通电子屏;在各停车场出入口设置智能诱导标识;通过大数据联网,实时显示当前路况、车位存量等信息,提供行经路线、停车规划等引导;在停车场提供车辆停放具体位置信息,解决“找车难”。
(六)牵头协调铁路、地铁、公交、长客、铁投、交管等部门,统一标识标准,推进系统全面更新升级。
(七)建议铁路部门均衡南北落客平台使用率,在车票上标注15—28口进入站台的候车旅客从南落客平台进站或利用短信引导、提醒旅客,达到人、车进站合理分配。
(八)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遵纪守法意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道路巡查巡防力度,严厉处置违法行为,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感谢您对南京南站地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关注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