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省人大代表建议
陈文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标志性纪念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意见,对建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标志性纪念地有着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市政府办公厅十分重视,会同市建委、市规划资源局、鼓楼区政府专门作了认真研究,将积极采纳、认真吸取。
我市宝船厂遗址公园占地198亩,2005年7月建成开放,截至目前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多万人次。该遗址作为郑和七下西洋所用宝船的制造基地,是全球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南京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一、 宝船厂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宝船厂遗址公园规划建设。自2018年起,先后编制了《南京滨江核心区概念规划》和《南京魅力滨江2035(南京滨江核心段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宝船遗址公园城市滨江客厅位于河西新城北部地区,北起有恒渡口,南接北河口水厂,西临夹江,东至江东北路,面积约31.2公顷。该《规划》注重保护宝船历史文化遗产,打通江东中路与宝船公园、滨江风光带的连接,通过上跨扬子江大道的“宝船”特色天桥,将600多年的伟大航程在江岸完美呈现,将宝船遗址公园城市客厅打造成国家级航海文化展示平台、地标级滨江岸线城市客厅、高品质共享空间典范。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宝船厂遗址需去“公园化”,从目前一座城市公园,需转变为考古、历史、研究于一体的遗址展示区,视觉效果上要更加通透。为推进申遗工作,我市组织编制的《南京龙江船厂遗址环境整治方案》获省政府、国家和省文物局批准。整治内容:拆除现状与遗址主题无关的构筑物,改扩建原有博物馆,增设增建公园西入口、管理用房、游客服务中心、海上丝绸遗产研究中心等,以突出保护和展示功能,满足申遗的需要。
2019年4月,我市启动宝船厂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拆除木栈道、亲水平台、破损景观小品等构筑物,实施作塘岸线绿化以及园路铺装等内容。目前已完成四、五作塘北侧区域。现状宝船拆除工程正按国家文物部门要求稳步实施;增设公园西入口拟于今年底建成。
二、宝船厂遗址公园地下过街通道情况
为解决居民“看江难近江、临水不亲水”问题,我市启动实施的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采用节点下穿方案,在草场门大街、汉中门大街等处,设置了4座隧道;在宝船遗址公园、银城街、奥体大街等处,设立了地下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预计今年该工程完工后,滨江风光带将与宝船遗址公园等历史风貌区串联一体,更好方便周边居民休闲游憩。
三、宝船厂遗址公园夜间亮化和适老化设施情况
我市先期投入30万元对园区内建筑长廊外墙、设备设施等实施了出新。下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升级改造亮化照明设施,采用中式仿古庭院灯罩,营造复古氛围,提升公园观赏品质和夜间活力。同时实施园区内无障碍通道和适老化设施改造,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四、郑和国际广场综合整治情况
根据《规划》,宝船遗址公园城市滨江客厅由东部广场(郑和国际广场)、中部宝船遗址公园、西部滨江绿地三部分组成。其中:东部广场(郑和国际广场)重点借助宝船文化底蕴,优化场地绿化植被,增设景观标识,强化场地特征,丰富地下文化展示功能,加强与中部片区连通,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打造成供市民休憩、活动的社区公园。
东部广场(郑和国际广场)系南京金盛国际开发有限公司代征代拆代建项目。下一步待完成B区地面广场建设,形成广场雕塑意向性方案,并设置地面标识后移交所属鼓楼区管养。目前我市一方面督促该公司加快工程建设,组织验收移交;另一方面,加大区域内巡查巡防力度,保持环境整洁有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感谢您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