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孙雷激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深入构建与优化全市权威统一的养老服务的“时间银行”体系》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协办单位商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的建议
(一)建立宣传机制。我们通过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海报、统一宣传方式及创新宣传形式的“三统一,一创新”,来全面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时间银行宣传推广工作。同时,将宣传工作纳入各区时间银行工作考核中,进一步促进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搭建媒体平台。我们有效调动行业新闻宣传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方、行业内外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上下互动、左右配合、协调联动的高效工作体系,动员全行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力求媒体与社会理解时间银行,支持时间银行,宣传时间银行。试点以来,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受到央视、省、市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如央视《夕阳红》、省台《新闻360》、《中国社会报》等。同时,我们在各项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与推广,如“南京民政”微信公众号、各类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
(三)落地社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点、宣传栏,小广场等渠道,宣传时间银行政策理论及注册流程,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社区、进高校、进机关、进企业宣讲,结合“敬老月”、重阳节开展大型活动。全市范围内累计开展时间银行政策宣传活动406场,覆盖人数达21669人。
二、关于“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是树立优秀典型。去年10月,我局发布了《市民政局关于对优秀“时间银行”服务点、优秀“时间银行”志愿者表扬的通知》,对全市12个优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点及36名优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同时,在“我的南京”APP时间银行模块设置荣誉榜,实时公示优秀典型。鼓楼区、栖霞区、高淳区、溧水区、建邺区等多个区、街镇也对辖区内的时间银行志愿者及服务点进行了荣誉评选与公示表扬。通过表彰优秀,选树典型,激励志愿者更好的为老人服务。
二是奖励真抓实干。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项目获得2019年市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励,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工作突出的区和社会组织给予激励奖励。
三、关于“积极优化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大数据互通”的建议
一是建立信息平台,数据实时对比。《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在“我的南京”APP上开辟相关专栏,协助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在“我的南京”APP开辟“养老时间银行”专栏。通过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与其他政府部门和单位,如公安、发改、人社、民政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接,为时间银行的业务开展提供多渠道数据比对,控制服务安全风险。
二是不断优化升级,提升用户满意。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共进行了3次改版,包括在APP中加入管理端、模块重新划分和排版;4次美化升级,包括首页、统计等页面美化;修复重要性bug数量32个。2020年6月增加了无障碍适老化功能,通过实现放大镜功能、智能AI客服机器人、语音输入功能、智能识别南京方言,使特殊群体能够像普通用户一样顺畅使用各项平台服务。同时通过反向下单与人工派单功能,切实发挥“时间银行”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作用。
四、关于“加强‘时间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一是明确标准。去年10月我局发布了《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系列标准》(修订版),制定了时间银行的建设运营标准、时间银行平台建设标准、时间银行志愿者管理标准、时间银行服务对象管理标准、时间银行服务流程及服务标准、时间银行时间管理办法、时间银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时间银行奖惩办法、时间银行基金管理办法等九个方面的标准,其中明确了时间银行的组织机构、储户的权利义务、服务时间的计算、服务时间的存取转赠和服务质量保障的监督机制。
二是监督管理。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平台将服务数据与我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数据进行时间、地点、项目等多字段的实时比对,杜绝虚假订单,避免“两头享受政策”。同时,平台提供志愿者及服务对象双向评价机制,建立了信用分制度,通过GPS定位对志愿者服务轨迹进行监测。同时开展电话回访及上门检查等方式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各项服务进行监管。
三是资金保障。市政府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时间银行基金,市财政每年划入资金1000万元,并向社会公开募集。主要用于化解时间银行运行风险、为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发放服务时间;此外,志愿者因户籍迁离本市需注销账户时,按照最新公布的非全日制小时工工资标准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目前,市财政已累计拨付1485万元用于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包括:时间银行专项基金1000万元、时间银行信息平台建设310万元、管理运营经费175万元。
五、关于“拓展‘时间银行’的服务类别”的建议
一是丰富服务项目。从基础五助服务向其他适老延伸,持续完善“助学”“助乐”等服务项目设计,针对维修等技术服务项目加强调研论证,完善资格认定等流程、规范。今年还新增了智能技术辅导服务项目,包括基础手机应用、健康生活、社交应用、便捷出行、文娱生活、线上支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应用共7项具体智能技术辅导服务。
二是拓展反向发单功能。通过开发志愿者专业服务发布功能,部分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可以将自身可提供专业服务项目及服务时间在“养老时间银行”专栏对外发布,有效满足老年人专业化服务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建设,打造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样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相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动时间银行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及地铁、公交公共空间及社区、站点开展宣传,实现新闻媒体和居民群众在典型宣传活动过程中的互动。
二是完善激励制度。制定系统全面、结构合理、操作性强的激励措施,如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纳入志愿服务激励范畴,志愿者在申请积分落户时可按《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方法》规定享受积分加分,在市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享受价格优惠等,通过不断为志愿者对接公共资源福利加强对志愿者的激励与人文关怀,进一步引导各区时间银行良性发展,激励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
三是对接省平台。加快推进时间银行数据接入江苏省志愿服务平台工作。届时,时间银行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可计入江苏省志愿服务平台时长
四是拓展服务功能。通过调研与试点,拓展更多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项目及免费申领服务时间的对象人群。
南京市民政局
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