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陆俊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长江南京段旅游目的地》提案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南京旅游特别是长江南京段旅游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正契合我市长江旅游发展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对加快我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丰富南京滨江旅游新业态,推动滨江游轮项目发展,高起点打造长江南京段旅游目的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收到你们的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你们的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我市正在做的相关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滨江文旅发展方面
南京长江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共有9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一般文物保护单位;有3家4A级景区,6家3A级旅游景区。我市一直致力于推动滨江文旅发展,利用滨江水上和岸上文旅资源,打造开发水岸一体化的综合旅游项目。
1.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做好保护传承弘扬。首先是加强文物保护。系统研究长江沿岸文物保护修缮工作,重点推进浦口火车站、下关大马路片区、江南水泥厂等重点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其次是做好展示传承。完成列入2021年长江经济带“百项工程”的渡江胜利纪念馆整体修缮改造工程,打造为南京红色文旅融合示范点。推动南京大桥公园景观质量提升,完善讲解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指导大桥陈列馆展示提升改造。再次是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传习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最后是创作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推出《桥·家》等精品杂技剧,展现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者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2.推动资源整合,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岸线景观建设,不断完善滨江沿线空间布局,优化岸线资源利用,推进南京长江滨江风光带建设,为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南京样板”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滨江旅游品质。
首先是强化规划引领。委托南京大学贺云翱团队组织编制《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规划全面梳理南京长江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特色,打响长江“文化旅游牌”。重点对长江经济带南京段的文化内涵、发展定位、品牌定位、空间布局、文旅新业态、文旅产品、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实现长江经济带的文旅发展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城乡发展相融合。
其次是开展长江沿线文旅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实施多维度评价,统筹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再次是拓展长江下游游轮产品,积极协调长江港航联盟旅游客运专委会拓展游轮产品,牵头协调南京长江客运码头的临时靠泊。
最后是推进滨江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服务指导栖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指导推进鱼嘴湿地公园景区、欢乐谷景区、草圣书乡旅游区、梅钢工业旅游区、渡江胜利纪念馆等景点创建国家3A级景区。
二、关于政策扶持以促南京滨江游轮方面
在资金扶持方面,2021年在南京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对南京滨江游船项目给予了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宣传推广方面,在“南京文旅”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对南京滨江游轮进行多次宣传推广。下一步将积极发挥全媒体营销体系的综合效应,加强长江游轮的新媒体营销,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策划系列网络营销活动,与宣传业界的相关单位合作,实施形象宣传+产品线路落地的网络立体化整合营销。
三、关于长江南京段客运码头规划建设方面
为进一步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国家战略,我市正在编制《南京港总体规划(2019—2035年)》,目前该规划已基本稳定,正在报批阶段。规划重点考虑了滨江地带旅游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完善面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上客运和配套的口岸服务设施,更好地服务南京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需要;升级游轮码头接待功能,串联长江中上游、中下游的游轮航线;积极拓展邮轮功能,提升现代化港口的旅客出行质量,将南京滨江优势转化为滨江产业优势。规划客运港口岸线9.4公里,提出长江二桥与三桥之间的港口生产性岸线逐步迁出,保留适当规模的港口客运岸线。将上元门港区、浦口港区、下关港区功能逐步调整为城市发展所需的客运、旅游、历史参观、支持保障等功能,其中:上元门港区布置万吨级客运码头4 个;浦口港区布置万吨级客运码头4 个;下关港区布置万吨级客运码头2 个,预留滨江水上观光功能。同时,栖霞山港区规划港口岸线2.5公里,积极打造成为国际邮轮访问港。
同时我市也开展了《南京市域滨江岸线利用详细规划(2014-2030)》编制工作,并于2016年1月获市政府批复。该规划以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为契机,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与岸线的资源优势,打造滨江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力,实现南京市域滨江岸线资源“生态优先、协调布局、集约开发、统筹管理、永续利用”的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形成浦口、下关、上元门等客运码头。
四、关于一江两岸亮化美化规划建设方面
1.编制亮化美化相关规划
就全市层面来说,2005年市城管局编制了《南京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逐步建立起城市照明规划控制体系。2016年制定了城市夜景照明三年提升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对长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夜景照明工程的打造,实现 “一江一河一湖两环多节点”的城市夜景照明格局。2017年,启动了《南京市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是国内首个将夜景照明专项规划提升到与城市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城市。目前结合该规划,将全市精细化景观亮化项目、长江经济带景观亮化项目、夜间经济亮化项目等统筹考虑,细化编制了全市景观亮化五年规划(2020-2024年)。
就长江滨江一江两岸亮化来说,编制完成滨江岸线鼓楼区段渡江纪念馆至金川河口沿线内岸线夜景亮化提升方案设计工作。针对目前滨江功能照明缺失、景观照明主题不突出、灯光缺乏层次及连续性等问题,利用现状可视载体:植物、步道、护栏等元素串联,塑造连续、和谐、统一的照明基底,突出滨江岸线建筑界面和景观界面的灯光层次,同时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古今辉映滨江画卷,光影浮动活力街区”。
2.实施滨江夜景照明建设
南京市夜景亮化建设贯彻夜景照明规划,打造符合南京城市特色的夜景照明旅游路线图,满足城市尺度的夜游经济发展需要。2017年起,市城管局对河西滨江风光带示范段的重要景观节点、建筑进行景观亮化提升,北起河西大街,南至鱼嘴公园,长约5公里。2018年对幕燕风光带的永济大道建筑和道路照明及绿植进行了景观亮化提升。与近几年完成的城市重要门户区域、城市道路网络、重要节点亮化提升,城市夜景照明框架已基本成型,呈现出南京特有的“山水城林”特色风貌的繁华夜景,为打造璀璨的金陵夜江,滨江夜游创造了条件。
3.长江风光带夜景照明建设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城市照明规划,充分考虑长江南京段的旅游需求,为南京的夜游添砖加瓦。同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做好以下几点:(一)进一步落实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注重分类分区打造,对城市夜景亮化进行分类,明晰主次,注重长江沿线热点打造。(二)突出重点,再做聚焦。注重选取人流密集、视野开阔、外部影响小的地区,如鱼嘴公园、大桥公园、下关码头沿线、上元门城市客厅等,打造可满足不同人群多样需求的夜间活动空间,营造多维度夜间体验空间,拉动长江夜游经济。鼓楼区今年阶段性展现滨江岸线亮化提升效果,先期完成“欢乐舞台广场”(滨江岸线4号码头—建宁路段)约2万平米;今年汛后实施包含三汊河口、中山码头、首都电厂旧址公园、惠民河口、下关火车主题园等五个重要景观节点以及其余段驳岸景观照明、江边路照明;适时启动三期工程,主要包括岸线纵深视觉范围内的楼宇亮化等项目。(三)注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做好外秦淮河片区的打造,与长江夜游驳载相结合,使长江沿线亮化与游船景点介绍形成互动,让夜间游船与城市夜景亮化做好配合衔接。
再次感谢你们的建议!希望你们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南京旅游发展,并为南京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7月22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