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郑雪平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临终关怀事业,构建政府指导的安宁疗护居家工作网络》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5月,南京市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市。两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健康南京”建设,着力搭建制度平台,构筑服务体系,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努力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
一、加强领导,科学筹划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开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市级成立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组成,共同推进全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2019年12月市卫健委联合市发改委、市民政局等7部门印发了《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要求。2020年,市委市政府将建成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3个安宁疗护试点医院纳入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二、探索机制,逐步建立主体多元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依托鼓楼医院建立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明基医院、市儿童医院等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共44家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试点,畅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渠道,建立上下联动、相互转诊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专家库资源作用,初步构建了以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三级医院为引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与居家安宁疗护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三、聚焦队伍,逐步形成多学科专业安宁疗护服务团队
组建了市级安宁疗护专家库,建立了市级安宁疗护专家指导组,成立了首届市级安宁疗护质控中心。组织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优秀集体、机构和个人评选及安宁疗护优秀案例汇报,共评选出26个优秀案例,5家先进集体,13家先进机构和14个先进个人。
四、注重宣传,广泛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理念推广
一是组织岗位培训。鼓楼医院等3家机构建成中华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实践基地。依托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组织培训,2020年累计举办安宁疗护培训19场次、培训1450余人次。二是搭好大型义诊活动平台,举办了“南京市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系列活动,进行线上直播,1.7万人观看。三是建立“生命里”微信公众平台,拍摄宣传视频,编印了《南京市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简介》、安宁疗护宣传折页等15000多份,常年开展宣传教育。四是发挥南京市自然医学会、南京护理学会等组织作用,支持他们参与设计安宁疗护标识;参与出版《安宁疗护专科护理》专科护士教材;参与编写“十四五”《安宁疗护》本科教材,参与拍摄以安宁疗护为主题的电影《小丑医生》。
再次感谢您对安宁疗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安宁疗护工作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还存在诸多政策上的难点堵点,您提出的建议很好,也确实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虽然在安宁疗护试点推进上做了一些探索,相关部门如财政部门在试点经费安排上、人社部门在康养职业技能培训上、民政部门在居家养老服务上给予了支持协助,但试点时间不长,国内还没成熟的政策制度、体系标准及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机制,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下一步,我委将积极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加大安宁疗护实施意义及理念宣传,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培训的相关标准,探索安宁疗护人才培训体系,打造一批安宁疗护服务专业团队、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充分发挥安宁疗护专家库、医学会和自然医学会的作用,推动我市安宁疗护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切实抓好从事安宁疗护的医生、护师、心理师、护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推动人社部门拓展康养职业培训技能计划,开发安宁疗护新职业考核评价规范、培训标准课程体系等,进一步丰富培训项目,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加强与中医院合作,探索中医在安宁疗护症状控制方面的新疗法,发挥传统中医优势。二是进一步加强典型示范。提高试点机构服务质量,争取建成一批安宁疗护示范机构和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基地,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鼓励更多的机构成为安宁疗护服务网络的成员。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安宁疗护理念的宣传力度,建设一批安宁疗护理念和知识的宣传平台,广泛普及安宁疗护知识,通过宣传使政府各部门、医护人员及群众都理解安宁疗护理念,支持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加强试点机构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在哪里可以得到安宁疗护服务。四是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借助网络平台,让安宁疗护服务走进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