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民建界别组:
你们提出的《我市新都市建设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创意理念》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重视创意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作用的建议。近年来,我市聚焦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和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南京市现有122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11片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城市“硅巷”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45所高校开设设计与艺术相关专业。建设国民小剧场、兰苑剧场、南艺音乐厅、南大黑匣子等小剧场,实现长江路、颐和路、小西湖等街区“微更新”,打造喵喵街、银杏里、琵琶街等一批主题特色街巷,颐和路、梅园新村挂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推动百子亭历史风貌区、南京压缩机厂等历史地段开展保护和更新设计,建设银杏里、金鹰美术馆、白云亭等文化艺术场馆。下一步,我市将重点依托创意设计周、艺博会、科幻电影周、动漫创投大会等活动,充分发挥节展活动集聚效应,广泛开展外地客商与本地资源对接,实现文化创意资源转化落地。搭建文化创意“朋友圈”,依托“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以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南京设计廊等代表的本地创意设计发展。积极参与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长三角文博会等重要会展活动,学习借鉴文化创意优秀案例做法。做好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巴黎站、“紫金奖”文创设计大赛南京赛区组织和作品征集工作,增设南京“长江文化”标识设计赛等“紫金奖”专项赛事,树立南京文创品牌。
二、关于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建设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启动《南京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形成“一核一心两环三带多点”的市域文化空间结构和“一带一环六轴五片多点”的主城文化网络布局。完善文化设施中心体系,市级(文化集聚区)-副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基层社区级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建立10分钟和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公共活动中心,重点建设“长江路、老城南、河西中心区、江北中心区、红花机场文化中心”五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打造代表南京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群。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城市小剧场和艺术街区建设,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利用,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充分挖掘“世界文学之都”资源,将城市建设与内容创作生产、文旅商品开发、旅游景区打造、智慧旅游拓展等结合,重点推进有南京IP元素的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
三、关于用新基建铺路通过产业融合释放文化辐射力的建议。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高标准、精细化开展主次干道、建筑立面、重点片区、背街小巷、沿河岸线等多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陆续完成了北京东路、太平南路、内秦淮河等一批高品质的环境整治项目,打造了喵喵街、银杏里、琵琶街等一批主题特色街巷,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功能品质。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将创意设计融入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形成既符合城市管理共性要求,又有差异性、创意性、艺术性的设计作品,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的活力和魅力。积极推动5G+4K+AI技术在城建领域的创新场景应用,打造技术领先、国内知名的城市直播平台。
四、关于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建议。近年来,我市通过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采取补助、奖励等扶持措施,在税费减免、工商登记、园区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文化企业给予优惠和倾斜。建成全国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全市十家文化银行,着力解决中小、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2021年6月末,全市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累计发放贷款超190亿元,服务企业超5500批次。获评首批“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先后出台《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实施意见》《关于政府文化消费补贴剧目涉及商业赞助的规定(暂行)》《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等政策文件,2017年至2020年,共计5200万财政资金投入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共评选497部894场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累计票房达2.57亿,观演人次73.2万。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针对文化创意设计项目加大资金精准支持和政策倾钭。
再次感谢委员对南京文化创意发展的关注和长期以来的支持,我市将继续围绕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和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为建成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