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011号提案的答复
    (开启后疫情时代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23 11:07 来源:市工信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王真理委员:

    您提出的《开启后疫情时代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激发传统经济新活力、提升先进数字技术供给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破除数字经济发展障碍的有关建议,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局接到该提案后,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予以采纳。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印发实施了《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成立由市长挂帅的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积极落实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

    一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了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等2个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南钢钢铁行业标识解析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建成南瑞集团瑞云等10个有影响力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南钢钢材智造等10“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工业互联网标杆外网。支持紫金山实验室联合中国电信等11家成员单位建设了工业互联网高质量企业外网基础网络服务平台,形成15个专利、22篇论文、4个软著、5项标准等一系列核心成果。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电子商务集成创新、互联网融合创新示范试点企业等300余家,全年新增上云企业4000家以上,新增星级上云企业404家,累计启动44家智能工厂建设,加速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据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南京两化融合指数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二名。

    二是发展核心数字技术。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数字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着力发展一批产业链重点园区、骨干企业,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今年5月,科远智慧自主可控智能控制系统在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国内首家超超临界全机组DCSDEH系统“100%自主可控机组。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围绕网络通信与安全方面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前瞻前沿基础研究与重大科技任务,成功研发了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首次实现基于SDN白盒骨干网的长距离、大带宽、高质量8K超高清视频直播,攻克了5G毫米波芯片和大规模天线阵列核心技术,开创国际领先的网络通信内生安全理论体系,突破内置安全能力的信息产品架构技术。建设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以及数字经济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社会应用,建设了一批工程中心。目前,我市国家级工程中心达到10家,省级工程中心达到154家,市级工程中心达到536家。其中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中心超过150家。

    三是健全数字经济保障体系。研究起草数据安全规定。密切关注国家《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展,对两次审议稿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制定南京市市级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规定,目前已草拟了讨论稿。推进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编制发布。研究编制《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指南》,于520日正式发布,指南提出对政务数据进行分级管理,规范各政务部门的数据管理要求。研究上报省级统筹立法项目建议《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研究上报省级统筹立法项目,建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高、数据要素流通不畅、数字化转型不够深入等问题,推进我省数字经济立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积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先进数字技术供给能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建设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

    一是积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南京灾备节点)运营,初步形成标识解析灾备和托管服务能力,推动7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营。推动华东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运营。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落地南京。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80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支持建设5G全连接工厂,全年新增5G应用项目200个。面向各类工业场景,开发推广一批机理算法模型和基础共性、行业通用、工程专用工业APP,全年新增3000个工业APP

    二是提升先进数字技术供给能力。实施紫金之巅产业链技术攻关计划。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梳理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和共性技术,实施紫金之巅产业链技术攻关计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方式集中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紫金山实验室聚焦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大规模多云交换互联系统、网络内生安全体系架构等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中国EDA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产化全流程EDA工具,填补关键环节空白,为半导体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三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资源汇聚与开发。开展城市数据底座建设工作,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归集、管理、利用和再开发。编制政府数据目录、制定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交易交换规则,完成数据交易市场的挂牌注册,有序开展数据交易,争取国家级试点落户南京。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开展网安2021”南京行动,推进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安全监管子平台建设,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开展全市知识产权执法与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全市网络违法犯罪执法。推进数字经济相关立法工作。根据国家《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展,推进市级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规定编制工作。积极做好我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指南》宣贯落实工作。组织开展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相关研究,探索数据资源开放流通、数字治理、审慎监管等相关法律保障。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