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的答复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加强学科融合建设)
    发布时间:2021-07-30 17:24 来源: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张霆辉委员:

    您提出的《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加强学科融合建设》提案收悉。提案中,您围绕民企双创人才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整合双创人才信息库建设,积极构建参政议政平台,整合政策扶持合力以及跨学科人才培育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思想性、针对性都很强,体现了您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我们会同市委统战部、宣传部,结合职能定位和工作实际,就提案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关于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和关于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一是强化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教育。连续16年举办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带动区、街镇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二是强化互联网行业党建。建立全市互联网行业党委,会同宣传、网信等市级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和《2019年度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十项任务清单》,引领企业生产经营正确方向。三是深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建党100周年,以弘扬企业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典范和培育年轻一代企业家为重点,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开展学习张謇、卢作孚、陈嘉庚等爱国企业家系列活动,建立南京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举办建党百年学习座谈会、红色文艺汇演等。定期组织人才沙龙,开展爱国·奋斗·奉献专题教育、四力教育实践等多元化教育培训,积极选送人才参加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培训。

    关于通过人才工程集聚政策合力。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提高政策扶持牵引力和聚合力。围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做好国家海外引才计划、省双创计划的组织申报,大力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积极对接海内外一流科学家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来宁创新创业。2020年,14名人才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A类,4名人才选择将管理关系转入我市,其中7名人才为非华裔外籍人才,今年全市共申报国家海外引才计划47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74人中,24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十三五期间,创业南京累计集聚218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472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715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其中36.86%具有海外背景,共吸引9名诺奖图灵奖得主、132名中外院士来宁创新创业。

    关于双创人才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开发运营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在我的南京”APP中量身定制的移动智能服务终端,通过集成优厚政策配套,整合政府服务功能,优化全链条场景体验,为南京人才提供触屏可达、智能便捷、全景覆盖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一是在线进行人才评价。通过自评价、用人主体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让在南京或是有意向来南京的人才精准找到自身价值,目前已有1969人进行申请。二是一键享受人才服务。安居、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1860多项服务触屏可达,打通南京金服平台,链接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的金融资源,设立总盘子为20亿元的市级人才基金。三是整合项目申报端口。各类人才计划、申报条件、政策扶持一目了然,综合运用大数据、AI识别等技术,开发运营紫金山英才计划项目申报系统。四是人才环境研判功能。及时捕捉和分析人才的发展动态、诉求建议和合作意向,成为南京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最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已收集整理248余条意见建议。

    关于参政议政平台建设。结合今明两年市区工商联换届,发现和选拔一批符合三强一好标准,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有热心度、对党和政府交办的任务有贡献度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为换届工作做好人才储备。逐步提高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在政治安排中的比例,提升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参政议政能力。加强对已做政治安排代表人士的监督管理,健全履职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引导有序政治参与。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人才发现渠道,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大中型和小微企业,适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倾斜。充分发挥好人才主管部门、党委统战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发现、选拔、培养、锻炼一整套完善的工作链条

    关于跨学科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在人才选拔培养上,注重统筹谋划,强调跨学科实践历练,重视数字经济人才发展力度,精心设置课程培训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十四五期间,启动开展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从2021年起,计划在五年内举办100批次研修培训活动,覆盖全市重点领域的各层次、各类型人才,重点培养100名企业家领军人才、1000名企业家精英人才、5000名创新型企业家储备人才及各类中青年人才。继续深化服务民企365”行动,做实做好六大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作机制作用,整合发改、工信、科技、金融、人社等部门的力量,协力提供融资、税费、人才、法律、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助力加油。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一号文的工作部署,持续做好民营企业双创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人才新政实施。打造紫金山英才计划品牌,优化总体布局,整合政策资源、项目资金,建立高峰、先锋、菁英、宁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才累进引育体系。健全完善市场薪酬评价机制,坚持高层次人才科技贡献奖励导向,择优奖励引才用才示范企业

    二是发挥党建示范引领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行业党委的作用。在市区镇换届中按照要求推荐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模范人物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不断鼓励和激励科技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在我市建功立业。

    三是擦亮人才培养品牌。启动开展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更加注重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从2021年起,计划在五年内举办100批次研修培训活动,50期高级研修班和50场短期集训及政策宣讲,重点提升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战略思维,紧盯时代主题、紧扣重点任务、紧贴人才需求,为全市重点领域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提供研修服务。

    四是优化人才服务生态。持续推动紫金山英才卡和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升级,集成创新创业、健康医疗、品质生活等功能,完善人才安居和子女教育保障,健全人才医疗健康服务机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优诊证,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免费体检和健康疗养服务,构建全方位、便捷化的人才服务体系。

     


     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20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