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93号提案的答复
    (加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助力我市“两网融合”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9 15:43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潘宁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助力我市‘两网融合’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分拣设施设置,基本形成“一区一中心”、涉农街道“一街一站”布局,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等的回收、拆解、分类和转运提供了有力支撑。

    1.回收处置设施情况。在全市成立12个区级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约2.8万平方米,其中江北新区、秦淮、浦口、六合、高淳区配备了大件垃圾机械化自动破拆设备;68个街镇垃圾分类回收分拣站,约6.6万平方米;90个社区废品回收站点。

    2.运行管理情况。大件垃圾:居民、单位投放大件垃圾可通过电话、“南京市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已通过“南京市城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各区的预约回收电话,并为各区大件垃圾回收企业分配了账号,各企业可通过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后台接收预约回收信息。回收的大件垃圾送至各区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站),经拆解、分类,可再生利用物品送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切碎后送到焚烧厂焚烧处理。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回收处理大件垃圾2.2万吨。可回收物:目前可回收物前端回收主要还是依靠分散的捡拾人员,部分垃圾分类小区由企业进行回收,通过社区废品回收站、区街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站)等渠道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包括,废纸:江苏省纸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南京启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塑料:南京启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临泉县硕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废玻璃:南京柯信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废金属:南京鑫业废旧物资有限公司、南京启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织物:南京利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织优新纺织有限公司、南京波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各区垃圾分类企业共回收可回收物18.3万吨。废玻璃回收情况:目前,全市核准5个玻璃回收转运点,1个玻璃回收分选场,均安装电子称重和视频监控设备,配备2辆运输车,已回收处置1343吨废玻璃。旧衣服回收情况:全市有2520个小区设置旧衣物捐赠(回收)箱约3600个,主要有三家旧衣物回收企业和组织(江苏利华、中织优新、六合区红十字衣物捐赠中心暨波浩再生资源公司),去年回收旧衣物约2300吨。回收旧衣物主要用于再生利用,制作成工业抹布、手套、劳保用品、保温棉等产品,少部分用于慈善捐赠。

    3.政策体系建立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南京市生活垃圾大型中转和处置设施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南京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暂行办法》、《南京市可回收物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回收低价值可回收物。

    二、步工作措施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意见,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回收分拣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加快“点、站、中心”三级可回收物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

    1.完善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按照《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指导重点企业加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街镇回收站、市和区回收分拣中心的“点、站、中心”三级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每个街道范围内设置一处垃圾分类回收站,可通过新设、改造,已经规范整合社区废品回收站,或分流转型环卫垃圾中转站等方式进行。进一步落实场地设备、回收企业,公示回收服务事项,形成交投便捷、物流畅通的回收系统。

    2.培育具有实力的回收主体。依据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资质条件、备案情况、经营范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检查,引导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依法经营、规范经营,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各区加强骨干回收企业培育,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为企业解决回收设施配置困难,通过委托环卫、市场化企业等开展回收,吸纳整合环卫、物业保洁等人员,延伸回收渠道、扩大回收网点,实现区域内可回收物回收范围和品种全覆盖。对回收企业、回收点、站、中心及其服务人员,市、区两级要明确计量、信息、统计等服务标准和监管规则,做到联系方式公开、回收价格公开、回收种类公开,实现统一标识、统一车辆、统一计量的规范管理。

    3.加快回收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城区相对集中+外围各区分散设置”原则,开展环卫系统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共规划建设8座,分别为城东、板桥、江南、江北4座市级分类拆解分选中心,栖霞、高淳、溧水、六合4座区级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其他依托各区现有的分类贮存分拣中心(资源回收站)进行简易分选拆解。目前,溧水、建邺区完成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建设,高淳区完成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主体建设;市属设施开工建设板桥大件垃圾分拣中心;玄武、秦淮、鼓楼、栖霞、雨花台区完成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含大件垃圾拆解功能)选址。以上任务均已列入精细化、“四新”目标任务。

    4.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依托南京市垃圾分类信息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可回收物回收信息平台,开展可回收物回收服务和统计工作,加强补贴计量监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实现线上交投与线下回收的有机结合。各区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实现委托或购买服务的企业加入全市回收信息平台,并实现数据接入。

    5.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南京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办法》执行力度,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全链条收运处置,出台《低价傎可回收物回收以奖代补资金分配方案》,按照市对区以奖代补的形式,“总量控制、按实拨付”的原则进行资金分配,持续加大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政策支持。组织协同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修订发布《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引手册(2021年版)》,使市民、单位交售和企业回收更加便利、快捷,促进垃圾减量和再生资源应收尽收。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