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635号提案的答复
    (制定推广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标准: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1-07-30 14:36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孙雷激委员:

    您提出的《制定推广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标准,关心青少年健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是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市教育局一直在努力推进有关工作情况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市教育局成立了食堂规范管理领导小组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责任分工。市教育局每年与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签订包含食品安全内容的责任状,建立三级培训、三级检查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教育局主管、学校自律、家长参与“四位一体”共管格局。根据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市教育局会同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等单位成立了南京市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

    2.提升食堂条件,推进食堂管理信息化自2012年开始启动至2016年市、区教育局共投入近3亿元,完成407所中小学食堂提升任务,新建扩建食堂近8.88万平方米,维修改造食堂近14万平方米,并且全部按照明厨亮灶要求、A级食堂标准进行施工惠及师生40余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优秀等级学校食堂占比91.6%全市所有学校食堂100%完成“明厨亮灶”建设。在2020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考评中,市教育局获得优秀等次,受到市食安委的通报表扬。做好省“阳光食堂”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平台监管作用,确保食堂各环节整齐有序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通过不聚集的培训方式,提高食堂人员业务能力和疫情防控水平,进一步强化食品相关人员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同时平台中的学校食堂检查功能目前在市、区两级得到逐步推广,通过线上检查、记录的方式,督促学校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确保整改效果。

    3.规范食材采购,严管重点环节。市教育局先后印发《南京市中小学食堂规范管理工作意见(试行》《南京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管理的通知》,自2013年起,各区教育局开始进行中小学食堂大宗食材采购招投标工作,通过招标确定食材供应单位。各区评委组成涵盖了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媒体代表、行风监督员以及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评委们根据各区采购文件要求最终遴选出入围企业,经公示后予以公布。各中小学校在开学前组织家委会在本区入围企业中进行二次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本校的食材供应商。严把食材采购、验货、分拣、贮存、加工、配餐、留样等食品安全关键环节,严格学校食材的索证索票台账管理坚持校长陪餐制度有条件的学校聘请家长义工到食堂参与和监督相关工作环节并进行陪餐,对学校午餐膳食营养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学校及时作出回应。

    4.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使用合规。我市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最低标准为小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1300元、高中生每年1200元,高于国家、省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目前中小学生食堂的水、电、气、设备购置及维修等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较好地保障了学校食堂正常运行成本。对家庭困难学生群体,实行困难学生生活补贴(助学金)制度,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初中生及高中生每人每年2000元,保障家庭困难学生包括营养午餐费用在内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省“阳光食堂信息化管理平台”全覆盖使用,督促学校管好午餐经费

    5.强化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学校按照每天关键项目检查、每月一次全项目检查的要求开展自查,并记录自查台账。区级巡查由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每学期对所属学校进行至少一轮全覆盖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市级检查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卫计委、市盐务局每学期对各区1-2所学校进行抽查,对市直属学校进行全覆盖检查。二是市卫保所每学期在每区抽取2所学校进行飞行检查,市直属学校必查,检查都是采取“不打招呼,推门检查”的方式,查出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对于问题比较多的学校坚持“回头看”,督促整改。每年市级抽查的中小学校约有100所次。三级检查模式使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早发现、早消除,食品安全管理形成闭环。

    6.制定营养午餐标准,办好民生实事。2019年,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颁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学校应当根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问题,将《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指南》列入2021年市政府民生实事,由市教育局负责落实推进市教育局将此项民生工作列入年度学校卫生工作要点,迅速启动研制工作。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研究小组,邀请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专家做指导,通过“江苏省中小学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收集小学、初中各两所包餐制学校共计48所学校四周的食材出库记录及带量食谱进行学校营养午餐现状调研分析。二是召开部分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座谈会,了解学校对于营养午餐工作的需求。三是根据之前收集的48所学校食材出库记录和学生人数,撰写了《数据午餐营养素现状情况分析报告》,分析了目前学校午餐的营养结构和存在问题。数据显示:目前学校午餐主食以谷类为主,薯类、杂粮类供应较少,蔬菜份量偏少,肉禽蛋类较多,鱼虾类少,奶类、水果供应的学校少。通过分析研判,结合营养学知识,研究小组制定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午餐营养品质管控办法》(讨论稿),对6~17岁中小学生午餐食物种类及数量标准、配餐原则、合理烹调、学生餐管理等做了一些规定,供学校食堂制作食物时参考,可以进行食物同类互换,做到食物多样,适时调配,合理烹调,注重营养与口味结合。

    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营养午餐的认识,制定营养午餐价格的新标准和价格动态管理机制等,对于我们做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加强膳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完成中小学营养午餐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保障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