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22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8-26 14:18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游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协办单位商议,现答复如下: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家园,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并且要求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社区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疫情期间,我市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筑牢社区防线,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基层社区治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体制改革,规范准入,切实减轻社区负担。

    2013年率先出台《关于切实减轻社区(村)负担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的七项规定》,建立社区减负增效机制,率先实施社区减负清单制度,提出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整合思路,大力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开展新进社区事项准入审核和社区证明类盖章事项准入审核,准入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14年出台《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街道去经济化,社区去行政化的改革路径,逐步淡化街道经济指标考核与主体责任,全面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职能。2019年全市进行了社区办公服务场所牌子乱象专项整治,社区聚焦自治和服务,社区场地去部门化,根据社区服务需求综合布局。今年,我市按照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20号)的部署要求,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实施方案》(宁民基〔202178号),为规范基层社区(村) 出具证明事项提供了依据,切实减轻社区(村)负担。

    二、落实政策,完善机制,不断提高社工待遇。

    全市城乡社区共有1226个,其中901个居民委员会,325个村民委员会,城乡社区工作者1.42万人。2018年出台《关于规范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社区工作者岗位特点、工作年限、教育程度等综合因素,建立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同时加大面向社区招录公职人员的力度,打通社工晋升通道。截止目前已从社区定向招聘了27个公务员职位。去年疫情期间,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对全市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的九项措施》,制定社工补助发放、提前晋级、优先录用、公休疗养、褒扬表彰、容错纠错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工激励机制,拓宽社工职业晋升通道,全市火线提拔一线社工157人,发放专项工作补贴1.3亿元。

    三、文明创建,部门联动,推动基层长效治理。

    建立居民小区文明创建常态长效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会商会办、现场督办、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结合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居民小区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工作方案,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和各区将居民小区创建指标转化为行政监管、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标准,做到融入日常、抓在平常;继续总结和提炼小桃园片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达标经验做法,持续做好宣传推介。重点解决地面、绿化带内有垃圾、杂物,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楼道、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小广告乱张贴,消防设施缺损、过期,遛狗不牵绳等问题。今年41日,根据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统一部署,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打通生命通道工程提升行动,从宣传引导、巡查整治、严格执法等方面,对住宅小区和单位内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以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违规堆放易燃可燃杂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依法自治,多元参与,积极探索社区协商。

    制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城乡社区证明类盖章事项》三个清单,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的职责边界,促进社区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全覆盖,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进一步提高村(居)务公开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宁委办发〔201631号)要求,围绕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主体、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转化协商成果等重点。每年组织各区申报社区协商试点,并委托第三方跟踪评估。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出新、平安稳定等七大类事项列入协商范围,通过谋(整体谋划)、试(试点推进)、商(协商议事)、联(多元联动)四方面整体推进。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打造的党建引领下四方平台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法入选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大力推进社区在线治理创新。各区以及江北新区也在积极试点社区治理信息化,社区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在线协商,拓宽居民自治议事通道。鼓楼区推行社区线下网格生活会+线上网格治理群工作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协商。栖霞区掌上云社区获得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

    五、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加强两岸社区交流。

    根据中央对台大政方针,近年来,市台办一直将两岸基层交流交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南京市与台湾新北市是姐妹市,从2014年起,两市已开展社区交流品牌活动八届,两市参与的里长、社区书记主任近1500人次。20201127日,2020“宁台幸福社区汇在南京市浦口高新区科创中心举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岛内人为因素的影响,交流活动由以往的相互参访改为通过网络视频线上交流。由于宁台社区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特点鲜明,成效丰硕,在两岸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被其它城市所复制。根据不同时期两岸任务要求,针对社区交流实际,交流主题不断创新,规模扩大层次提高,交流内容更重实效。为了充分发挥区级台办作用和资源,调动积极性,市台办与区台办联合举办,每年由一个区分担部分活动工作。先后有建邺区、江宁区、鼓楼区和浦口区台办承办过活动。今年将由秦淮区承办。

    新时期会有诸多发展转型的新情况、新机遇,也会有新问题、新风险,这是我们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回应的现实命题。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社区治理工作。

    一、加大对社区社工的关心力度

    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继续完善与社区工作者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相挂钩,动态调整的社区工作者“三岗(社区正职、副职、一般社工)十八级”薪酬体系,按照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待遇,并实现自然增长。加快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拓宽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通道。此外,每年开展优秀社工或最美社工评比表彰,增强职业荣誉感。

    二、推动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坚决摒弃创建疲于应付、重复投入、突击迎检等形式主义之风,因地制宜将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与条块业务标准相融合,将创建中的重点难点与条块年度工作项目相结合,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居民小区、道路街巷、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与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城市精细化管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同计划、同部署、同推进,以融合协同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加快解决居民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如推动小区充电设施安装,消防、房产等部门有效利用小区绿地、空置场地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同时,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更简单、更方面的推广独立式充电桩,逐步在老旧小区设置安装。

    三、发挥政协委员在社区协商中的作用

    推动组织、纪委、民政、司法等部门横向联动,市区街三级纵向衔接,社区党组织牵头推动居(村)委会、业委会、物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增强社区协商合力。积极发掘辖区内政协委员,重视政协委员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就社区治理积极征求意见、建议。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为委员之家、协商议事室在社区有效运行提供阵地保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基层治理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两岸社区交流合作。

    在推进宁台社区交流工作中,针对当前两岸交流基本停止的态势,开动脑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克难奋进。用好南京与新北两地社区线上交流模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拉进两地社区主任、里长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不断创新交流形式,进一步研究和摸索开展视讯交流的规律,建立并完善宁台两地基层交流多点位、全时段、多主题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积极性和主动性,选好民生福祉主题,立足于社区生活的基本内容,使交流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两岸一家亲提供实践经验。

    社区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下步我局将协同其他部门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打造专业社工队伍,发挥社区协商等多方面工作,着力提升我市社区治理能力水平。



    南京市民政局

    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