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40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南京江北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1 14:15 来源:市江北新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朱军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南京江北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江北新区高度重视,对你们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会商,并要求新区建设与交通局牵头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是促进全民友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反映出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新区建设与交通局、残联等部门(单位)紧紧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目标,认真落实、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划、规范要求,在道路、住房、公共建筑新建(改建、扩建)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既有设施改造,把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法规、规划、规范等。认真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法规要求,在新区相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中予以体现,与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创建工作紧密衔接、同步推进、共同落实。新区建设与交通局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负责无障碍设施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提出明确要求。在编制或参与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做好无障碍设计的规划安排,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要求。按照《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规定(2012版)》《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2012)》《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2012)》等技术文件要求,落实城市停车、步行系统、环境设计等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积极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加强设计审查监管、施工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无障碍设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规定,落实无障碍设施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要求,加强新建建筑(设施,包括保障性住房)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对新区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项目,严格落实《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住建部门审查要点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20814印发的《江苏省民用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图无障碍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对城市道路、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无障碍设计进行审查,确保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无障碍设施。2020新区共受理江北新区直管区项目669项、审结587项,全面落实无障碍设计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规范,对建设工程包含的无障碍设施相关内容,开展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按设计图纸落实到位。在2020年开展的各类抽查和验收监督中,充分关注无障碍设施的施工质量,重点关注市政道路人行道盲道及缘石坡道的设置和施工质量,建筑物内部安全抓杆预埋件施工、验收(如对厕所和浴室的安全抓杆应安装坚固,支撑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席位等部位的地面面层和盲道面层施工质量(确保坚实、平整、抗滑、无倒坡、不积水),无障碍扶手设置的部位、安装高度、其内侧与墙面的距离、扶手的强度及扶手立柱和托架与主体的连接强度等内容。2020年度新区完成37个项目(其中公共建筑20个、商品房项目9个、保障房项目4个)竣工备案手续,总建筑面积240.87万平方米,均按设计要求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其中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工程无障碍通道采用抗滑设计,电梯设置盲文按键,合理设置无障碍厕位、无障碍盥洗池,无障碍扶手设置充分、合理,配备应急轮椅、爱心专座等无障碍公共设施等,得到了前来办事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加强交通出行无障碍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201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建或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实现全覆盖。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的人行道配备无障碍设施,各种路口、出入口位置设置缘石坡道,其坡口与车行道之间无高度差;铺设的盲道保持连续性,并在起点处、拐弯处、终点处和标识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时设置提示盲道。公共出行方面,目前在新区运营的扬子公交江北分公司城市公交车所有车辆(1110辆)均安装了语音播报和电子字幕报站系统;部分新型公交车(118辆)在后门配备了无障碍通行辅助装置,车辆在公交站台停靠时,司乘人员可通过手动的方式操作,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人员无障碍登车。2019-2020年,新区对近700座公交站台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站台均配备了座椅,方便有需求的市民使用。对于设置在人行道上的公交站台,借助人行道的无障碍坡道,方便市民无障碍通达公交站台候车。20198月,群众通过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反映浦珠北路公交站台台阶过高问题,新区建设与交通局与项目建设单位及时踏勘现场,发现浦珠北路大桥北路站至浦珠北路浦六路站共计11个公交站点均存在上述问题。对照《无障碍设计规范》相关要求,新区建设与交通局协调高新公用公司出资改造,在每个站点非机动车道面建设一个1.2米宽的内嵌式台阶,将对市民出行影响降到了最小。客运方面,新区葛塘客运站在进站口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便于行动不便和残疾人员进站,站内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保持正常使用,便于行动不便和残疾人员厕。在进站检票口设有爱心始发站服务台并公示服务内容,为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帮助。在春运及重要节假日,客运站工作人员及社会志愿人员,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乘客提供志愿服务。

    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进一步改善居住区宜居品质和人居环境,关爱一老一小和残疾等人群生活所需,提升新区居住区整治工作水平,按照《江苏省宜居住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评价办法(试行)》,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在居住建筑(老旧小区)整治中严把设计关,规划设计阶段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坚持无障碍、适老化等建设理念,紧密结合现实条件,着重关注住宅楼与公共区域的衔接,形成可达性高的通行流线。不断增加无障碍通行设施建设,推进居民楼入口坡道建设等工作。2020新区完成浦洲花园、天润城1-4街区2个项目,建筑面积67.42万平方米、87栋、5835户的老旧小区整治。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受理既有住宅增梯申请初步审查67起。全面梳理辖区范围105个居民小区道路破损情况,共摸排破损道路约9万平方米,指导街道开展道路破损整治,全面完成整治维修工作。

    五、推进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园无障碍建设。在江北大道三期(龙山南路-雍庄立交)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江北新区镇南河路等七条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道路环境整治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相应要求执行,结合江北新区道路建设与整治导则,确保路口人行道位置设置缘石坡道,并在盲道拐弯处、终点处设置表面呈圆点形状的提示盲道,保障无障碍的各项标准落实到位。在新区实施的公园类项目,如浦口公园改造、桃湖公园、定山城市客厅等,紧扣无障碍环境打造要求,着重聚焦主次入口、公共厕所等配套建筑及有无障碍建设需求的区域,均要求建设单位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及《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

    经过不断努力,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正如委员们在提案中所提到的,新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如部分既有城市道路建设时间较长,人行道、交叉口的缘石坡道设置不够规范,管理不够到位;部分既有公共建筑,医院、银行、商场、超市、酒店等公共场所,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建成时间较长,无障碍设施还不健全;有些无障碍设施精细化程度不够,不能够安全使用等等。这些与新区作为南京新主城的定位尚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与满足新区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深刻认识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委员们的建议并结合新区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要求。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和即将出台的《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细化和压实行政管理部门、街道,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交通运输单位、项目所有权人(管理人)的责任,进一步推动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形成法治化、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新区建设与交通部门、民政部门、残联等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规落实。

    、持续做好设计审查、施工监管、验收等环节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加强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监管,推进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道路等落实无障碍要求,执行无障碍规范,实现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投入使用。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施工工艺、过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努力提升无障碍设施施工品质。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一是在设施可达性的基础上力争达到通用性改造设计,深入研究居住区生活关键节点,关注单元到楼间路、楼间路到停车位、小区道路与休闲广场等交通流线的通用性设计。二是从附加性设计到一体化设计,运用系统的无障碍理念,坚持新的设计理念,做到从咨询策划、专项设计、施工管理、现场体验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陪伴式设计。三是从解决有无问题到提升设施品质,尽可能优化坡道比例,增加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加强出行服务。继续落实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201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暂无相关站台设置标准、设置在侧分带的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欠缺的情况,新区将通过完善站台设置标准结合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统筹安排;针对站台语音播报升级改造问题,将根据上级法规文件相关要求,适时开展研究,统筹推进语音播报升级等。做好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12345”工单办理,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开展无障碍出行体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持续跟踪,不断改善出行体验。

    感谢委员们对江北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恳请委员们对新区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指导。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