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4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业办公楼投资市场良性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17 11:48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民进南京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业办公楼投资市场良性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持续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加快商务楼宇建设、提升总部经济承载力和完善人才子女教育保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积极推进载体建设。2019-2020年新增100家总部企业行动计划》(宁政发﹝201966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江北、河西、南部新城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新增高端商务楼宇30幢,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三大集聚区突出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打造成为功能品质高端化、形象品牌国际化的优质载体平台。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建设玄武铁北、鼓楼滨江、栖霞燕子矶、雨花软件谷南园、江宁百家湖九龙湖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新增高端商务楼宇20幢,总建筑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发改委)将商务楼宇建设目标纳入总部经济年度工作要点和市对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排定季度推进计划,积极引导与产业匹配度高的总部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总部集群,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总部经济集聚地。2019-2020年,全市新增商务楼宇85幢,新增商务办公面积630万平方米,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70%315%。奥特佳总部大厦、南京汇金中心、南京港总部大楼、华润万象天地、中材国际大厦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积极推进建设,为总部项目落户拓展了优质空间,我市总部经济承载力显著增强。

    二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保障工作。根据《行动计划》,总部企业人才纳入我市人才安居保障范围,符合国家、省、市相关人才鼓励政策条件的总部企业高管,可按规定享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今年以来,为落实紫金山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做好紫金山英才卡持有者子女教育服务的工作文件。人员范围为紫金山英才卡”A—C类持卡人、原南京人才居住证持有人。符合条件申请人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享受市民待遇。

    三是有序开展市级总部楼宇认定工作。《南京市总部企业、楼宇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对总部楼宇标准从产权持有比例、建筑面积和商务办公面积、税收贡献和增幅、入驻率和总部企业入驻数量及在本区纳税企业比例、物管质量、周边配套设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设定。根据《行动计划》,对经认定的市级总部楼宇,根据其经济贡献情况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2019-2020年,市发改委每年组织两次市级总部企业和总部楼宇认定申报,目前,已认定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创智中心为市级总部楼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实施总部经济+楼宇模式。研究制定我市新一轮推进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总部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相结合,以三个一批积极推进商务楼宇建设: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预留一批总部地块,探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模式;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新建一批高端商务楼宇,着力引进世界知名企业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重点楼宇项目,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老城区梳理盘活现有楼宇资源、更新置换一批低效楼宇,引导产业相关、业态相近的企业集聚,不断优化入驻企业结构。

    二是持续加大楼宇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商务系统资源优势,优化商务发展环境,为我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要素支撑。绘制好楼宇经济发展热力图牢固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把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和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作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绘制楼宇经济精准招商图谱搭建好经贸交流合作大舞台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围绕六稳”“六保,聚焦南京八大产业链四新行动,积极参与创新周”“金洽会等系列活动,策划组织各类楼宇经济专题招商推介会。打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与各类专业机构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通过海外窗口宣传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借力第三方组织开展楼宇经济招商工作。

    三是聚焦人才子女教育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重点做好全市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各区各校全面把握政策口径,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做好人才子女教育政策宣传和解读,遇有相关政策难点或信访矛盾,及时与市教育局沟通并妥善解决,相关工作地址和服务咨询电话统一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政策咨询与监督,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便捷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科学规划各类教育资源布局,有效增加教育供给,全面做好各类人才子女教育学位保障和相关教育服务,为打造人才获得感更强、体验感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