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薛维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科研和培训体系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学科研和培训对于提升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科研和培训体系工作,做法如下。
1.设立专门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目前全市中小学100%建立合格心理辅导室。在此基础上,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统负责心理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心育文化建设、信息采集与反馈、科学教学研究、家校合作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标准,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出台《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建立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发挥社区、驻区单位、社会各界各自优势,开展政校家社四级联动机制的运行方式研究,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育人协同机制。探索公安、教育、卫生、民政、妇联等部门困境儿童状况信息收集、信息共享途径和平台,建立相关部门联合预警机制。
2.加强教育科研,提升处置能力。依托市教研室,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对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共育共促、联合联动协同机制等方面研究。每年组织“健心杯”或“优质课”心理赛课活动,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优秀案例,开展系列化宣传推广,打造南京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工作品牌。同时,在全市中小学立项12项市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充分发挥课题专业引领作用,引导心理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将校本教研和课题科研结合,将科研工作落实、落细、落小,真正为教师和学校服务。借鉴各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分析研判我市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常见身心行为问题与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深入剖析心理危机干预典型案例,为组建市、区、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提供政策支持,为市家长成长学院培训与发展提供课程支持,为教育服务券的开设提供资源支持。
3.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1课时。目前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步进课表,同时利用晨会、班会、选修课、社团课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心理心理辅导室定时开放,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教师面向学生科学开展心理测评、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4.注重专业培训,壮大工作力量。在新教师培训、师德培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纳入学生心理安全风险防范相关内容,以案例形式厘清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教师觉察学生心理问题后的规范流程。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40周岁以下班主任及入职5年内教师100%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班”培训。推行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制度,每年开展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并定期修订培训方案和资格认证办法,使此项工作不断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共认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3597人、心理咨询员1307人,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专业督导、后续培训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其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持续开展教学、辅导案例等竞赛活动,提高心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落实心理教师相关待遇,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5.强化协同育人,促进家校共育。一是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开展家长互助示范项目引导和扶持研究,出台《促进家校共育十项举措(2021-2023年)》,打出家校共育组合拳,学校和老师要增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多途径、多形式地将科学的育儿理念传递给广大家长,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心理摸排、预警等措施,共同担负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汇编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发放《致全体学生家长一封信》,录制系列心理专题教育课程;购买100节第三方家庭教育专题课程投放在南京智慧教育云平台“金陵微校”栏目中,为家长提供丰富的线上家庭教育资源,提供专业指导。二是分层组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学校组建家庭教育工作站、各版块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市级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下设家庭教育专家引导团、教师志愿服务团、“五老”关爱团、家长互助示范团。定期向社会、家长、学生征集家庭教育问题需求,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研判,组织陶老师工作站、社会专业人士、教育专家名师进行面谈交流、解答回复。三是加大专业心理援助力度。“陶老师”工作站4部话线和1个QQ咨询号码同时24小时不间歇式开放,分站的志愿者每天16:00至20:00开放热线咨询和心理面询。“宁教授”工作室面向全市教师开展“百校千师”团体辅导和线上心理咨询活动。四是倡导特色亲子活动。以假期特殊家庭作业方式,鼓励发动中小学生家庭开展小发明创造、家庭红色教育、亲子研学探寻、亲子阅读运动、家庭角色互换、家庭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在欢度愉快假期中传承传统文化,强化爱党爱国,激发创新创造,培养积极心理,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着力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科研和培训体系。一是发挥市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二是持续推进“全员家访”活动,摸排特殊家庭类型,有针对性地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继续开展好家校共育公益咨询服务。统筹三级家长学校,聘请高校教授、社会专家和心理名师担任专兼职教员,定期培训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对家长进行全面、系统、提升性教育培训。
感谢您对南京教育发展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教育工作献计献策。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28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