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张涛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提案所说,南京市智慧教育起步较早,但就目前而言,距离“走在前列”仍有较大距离。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于2014年底正式建立,于2019年整合了全市教育云资源平台,升级为南京智慧教育云平台(以下简称“教育云平台”),完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南京的本地化部署,与国家和省级教育资源库对接,实现一站式登录搜索功能,形成全国领先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2020年开始,将金陵微校、教学助手等特色应用融入到“教育云平台”中,为全市师生提供更加适切的服务能力;完成了“教育云平台”安全性加固和提速改造,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有序推进“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网络平台”、“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与“教育云平台”的对接,并建立服务保障机制。经研究,该提案重点内容已列入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内容,有关情况如下:
一、打造全市智慧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教育云平台”应用
未来几年内,将深化推进“教育云平台”建设,依托南京智慧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打造“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大数据学习平台,优化“平台+资源”服务模式,打造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学习平台,向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在线答疑、互动课堂、点播课堂、家长课堂等教育服务。进一步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准入、汇聚、淘汰的全过程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质量;重点打造“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依托城乡结对互动课堂项目建设“专递课堂”,重点解决教育资源薄弱的问题;结合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建设“名师课堂”,通过建立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新常态;依托全市名校资源建设“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中小学数字化精品课程,研制符合南京中小学生特点的人工智能等信息化课程读本,开发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资源。
二、持续优化智慧教育基础环境
结合市级教育数据中心新建工程,与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形成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动态调度能力,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育云平台的认证机制、基础数据、功能体系不断完善,平台数据壁垒逐步打通,为教育大数据应用奠定基础环境。基于“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不断普及和深化,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智慧校园新生态正在形成。
三、不断深化创新智慧教育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覆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全体师生。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2022年底,将依托市电化教育馆(金陵微校)改扩建工程,建成市级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新技术体验中心、中小学生创客中心、新媒体新技术实验室。
四、大力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
主动对接省级教育大数据中心,整合全市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构建数据交换共享体系,实现全市教育数据管理高效和统一。积极融入智慧南京建设总体规划,依托市大数据管理部门共享相关行业数据,形成综合部门、层级的南京教育大数据仓库。进一步明确教育大数据建设的重点领域是教育管理和学业质量检测,努力探索应用教育大数据,组建高素质数据管理与分析团队,在教育治理、政策评估、素质评价、学业监测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服务。
五、推进智慧教育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实现智慧教育稳步与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对接、依托市大数据局“我的南京”APP迭代升级建设成果,特别是通过与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共享交换平台、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平台和视频监控联网平台、信用信息平台对接,有序推进深化可信教育数据管理建设、统筹梳理建立教育政务数据清单,完善政务云公共能力开放平台等共性技术建设,以加快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我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服务社会的能力。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