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张新年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人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建强交通大脑,进一步提升南京交通管理水平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学习借鉴上海、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对标“全省最优、全国一流”总定位和“基础更牢、秩序更好、事故更少、监管更严、服务更优”总目标,深入实施现代警务战略和科技强警攻坚提升行动。同时,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等多部门协作,加快推进交通管理智慧化工程,全力打造与城市首位度相匹配的现代道路交通环境。
一、加强信息采集,完善交通智慧感控体系
从完善提升路面交通流信息采集能力的角度,持续推进各类型前端感知设备建设项目,更加全面地收集交通运行基础数据。在全市高精度静态空间地理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完善动态交通信息感知系统,实现路口路段交通全要素数据、手机信令、车辆OD、ETC通行信息、RFID、互联网数据等和地图数据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同时,按照市政府要求,将路面信息数据与全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共享。
二、摸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精细化管理体系
加快推进车道级高清地图信息采集,依托我市地理信息平台,全面梳理和采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技术监控设备、公交站台、行人过街等交通管理设施信息,实现设施管理与运维一体化。打造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等交通设施“一张图”,通过运维平台对基础设施底数、状态进行实时监管、及时更新,形成全时空交通设施精细可视化管理和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目前,我局交管部门自建视频设备4168路,级联外部视频设备2196路。现有信号设备1617处(其中,联网信号设备876处)、交通流采集设备56套,覆盖55条道路。
三、建强数据大脑,完善交通智能化管理体系
市大数据管理局以市共享交换平台为依托,汇集各级交通相关数据。目前,共归集各类交通数据50余类,主要包括车辆信息、违章信息、驾校信息、证照信息等,共享交换平台上梳理交通主题数据2000余项。开放网站已梳理数据目录约750个、接口70余个,其中道路交通相关约550个。市交通运输局在“智慧南京”框架下,依托市政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完成了“南京综合运输管理系统(智慧交通运输)”建设,通过对多源交通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不仅提高了对交通参与对象的服务能力,还提升了对城市综合运输的监测管理、运行监测、辅助决策、安全应急能力。我局持续推进和深化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交换,构建具备集中管理、交换共享、安全可控的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资源池。同时,强化数据碰撞比对,挖掘数据内在关联价值,提高公安智慧交通业务和数据质量,深化数据赋能应用。下一步,将依托精细化静态感知信息、视频信息及路面动态、交通管控等信息的采集,全面提升路口单点智能、动态干线协调,并结合交通路网认知能力,全力提升区域内多路口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性协调控制水平。
四、强化勤务管理,完善交通智慧指挥体系
我局以前端交通流采集和高精地图建设作为支撑,汇聚各类系统平台的交通基础数据,整合现有系统,目前已搭建完成符合交通管理业务实战的智慧指挥平台。下一步,将结合现代交管警务体系改革,持续优化警务终端,并按照“动静结合、动中备勤、动中治理”的要求,全面开展动态巡管、违法查处、警情处置、警卫保障,推动指挥调度“最强大脑”与巡管“最快双腿”高效衔接,全面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实现勤务数字化、指挥调度科学化。同时,不断优化交通智慧管控平台,深化数据分析研判,为交通管理决策、组织规划、政策制定、诱导发布等提供有力支撑。
五、聚焦风险隐患,完善交通立体防控体系
我局针对人、车、路等动静态管控目标,从硬件设施和算法软件等两方面入手,构建动静态、全范围的防控体系。下一步,将不断加大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等重点道路的管控力度,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出发,开发面向高速交警实战应用的模型。同时,建立道路农村道路风险研判模型,全面推广应用农村路口预警系统和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降低农村公路安全风险。通过覆盖全域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助力交通治理效能的提升,加快推进交通安全管理数字化。
六、优化服务措施,完善互联网交通服务体系
我局紧密结合交通管理实际,持续优化互联网交通服务措施:一是优化增加联网信号设备建设,实现实时动态调控,并结合感知设备分析预警实现精准发布诱导,提升市民出行效率;二是建立一体化车驾管业务全流程监管体系,通过业务流程自动分析、异常业务实时追踪、违规业务及时预警等,实现风险预判、精准施策;三是升级车辆电子档案、机动车业务管理(抵解押)、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进一步精简业务流程,提升业务信息化水平。同时,大力促进“互联网+”新警务高效发展,深化与企业间合作,实现政企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产业新生态,推动公安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我局已会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知名企业,开展车路协同、组织优化调整、交通管控政策的深度研究,目前正在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全力推动公路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汽车载运装备等传统领域的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重要指示精神,以数据在线攻坚、融合共享为基础支撑,以技术升级、改革创新为主要动力,以智能智慧、精准主动为核心标志,以服务实战、惠警为民为根本导向,大力推进公安智慧交通建设,稳步提升服务实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交通管控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的管控目标。
最后,感谢你们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南京市公安局
2021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