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农工、九三联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业种质资源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文件,开启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两个《意见》,我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开展。
一、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基本情况
(一)地方种质资源调查情况
2019年开始,在全市先后两次开展种质资源线索征集活动,采取召开种质资源线索征集会、查阅档案资料、民间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征集古老、珍稀、特有、名优地方种质资源线索,全市共征集到160多个线索,其中具有较长种养历史的种质资源有龙池鲫鱼、矮脚黄小白菜、菊花心瓢儿菜、黄心芹、香椿、野板栗、山猪等。通过初步调查,全市现有矮脚黄小白菜、龙池鲫鱼、菊花、荷(莲)花、薄壳山核桃等种质资源圃(区、场)23个。
(二)新品种开发利用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作物通过国家审定品种35个,省级审定品种60个。“黄优1号”杂交黄颡鱼、“太湖2号”青虾、“优鲈3号”大口黑鲈3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青虾系列品种在南京主、混养达到近30万亩。目前,全市农作物主要推广品种140多个,包括南粳、宁粳、扬麦、镇麦、苏玉玉米、鄂莲系列、“红颊”草莓、“兔眼系列”蓝莓、宁植黑莓、阳光玫瑰葡萄、夏黑葡萄、幸水梨、小兰和苏蜜西瓜等。畜禽推广品种主要包括美系杜洛克、美系大约克、山猪、海兰褐蛋鸡、青脚麻鸡等、金陵白鸭等。水产推广品种主要包括青虾太湖系列、加州鲈、黄颡鱼、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沙塘鳢等。
(三)种质资源保护扶持情况
一是财政资金扶持。2020年市级财政资金安排由市蔬菜所和农科所等承担地方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项目,推进市级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种基地建设,市农科所、蔬菜所分别建立了杂粮、果树和蔬菜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目前,已收集野爬豆、野饭豇豆(红、黑)、野柿子等20多个杂粮和果树品种,收集青萝卜、荠菜、青皮香莴笋、红萝卜、矮脚黄、高梗白、黄心芹、苜蓿头等30多个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并按照技术规范完成了信息采集、封样或入圃保存。市畜禽所完成了“山猪”核心体细胞采集,并探索种公猪冻精保存模式。市水科所开展长吻鮠、长须黄颡鱼2种野生群体的采集、保存。二是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种子种苗生产与加工机械、种畜禽和水产苗种等养殖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种业经营主体实施引进就业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学费全额补助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对符合条件种业企业开展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即“金陵惠农贷”业务,满足企业贷款需求,同时进行贷款贴息。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种质资源保护重视程度需要加强。种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保护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种质资源保护主体分散,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种质资源保护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二)特色资源消失风险加剧。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生态下的传统地方种质资源种类与数量显著减少、消失速度加快,全市不断有地方品种失传,亟需抢救性保护。全国前三次农业资源普查我市仅个别区参与,全市农业种质资源尚未开展过系统的收集与保护。
(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目前,部分种质资源分散保存在各科研单位或企业作为育种材料使用,未能实现资源信息互通和种质共享。种质资源提纯复壮开发利用有待加强,资源优势还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下一步工作
(一)逐步完善种质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市农业农村、园林、发改、科技、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在资金、政策、项目上加大支持,共同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市、区人民政府履行属地责任,督促保护单位落实好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措施保障。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业管理职能,加强种业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服务指导力度。大力宣传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和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重要性认识,努力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参与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二)加强政策引导,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健康持续开展。要不断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每年在市级现代种业专项和公益性服务体系专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种质资源保护,确保开展资源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发展,通过产业化开发促进种质资源保护。推进土地、人才、金融等政策的落实,为我市种质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开展调查收集,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组织开展全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开展系统收集保护,摸清资源家底,进行收集整理,以“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为依托,探索多元化的保存方式;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圃(区、场)。充分利用国家公益性种质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推进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换,提高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推进新品种创制。积极探索有地方特色和重要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的分子学鉴定评价、保存利用和种质创新技术,加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利用。
(四)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发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活力。在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加大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创制新种质。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制,逐步成为种质创新利用的主体。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研究合力,破解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育种单位之间各自为阵的局面,从而加快地方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培育一批集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为一体的种业龙头企业,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再次对你们的提案表示感谢。同时,欢迎你们继续关注我市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为我们工作提供更多宝贵建议。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