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潘静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对驾校培训进行第三方资金监管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驾驶培训行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有驾培机构115家,教练员4930人,教练车3871辆,年培训能力28万人左右,2021年上半年报名学驾人数93472人。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二支队负责鼓楼、玄武、秦淮、建邺4区共21家驾培机构的行业管理及监督执法工作,其他各区驾培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驾培机构的行业管理及监督执法工作。
二、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旺盛学驾需求的推动下,我市驾培机构数量突破百家,为满足人民群众汽车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做出了应有贡献,但由于受学驾需求逐渐回落、驾培机构数量不断增多、驾培驾考改革等因素影响,2015年起我市驾培行业招生量逐年下滑,驾培机构布局不均衡、市场供求失衡、低价同质化恶性竞争等矛盾越来越凸显。2020年全市共计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驾驶类投诉825 件,其中退费类投诉615件,占总数的75%,退费类纠纷投诉仍然是驾培投诉的主要构成,驾培机构一次性收取学员培训费、双方地位不对等是出现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
三、开展调研情况
为探索建立我市驾培收费新模式,从源头上有效化解长期困扰驾培行业的潜在社会矛盾和风险,由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联合栖霞区交通运输局、南京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于2020年7月16日赴连云港市开展了驾培机构培训费第三方资金监管工作调研,了解该市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资金监管政策制定和运行情况。为有效解决学员退费过程中出现的退费难、处理周期长、退费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有效防范行业内发生驾培机构倒闭、经营者“跑路”等潜在风险,连云港市运输管理处于2019年11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机动车驾驶培训相关工作的通知》(连运管[2019]54号),开始采用“银行第三方托管”的方式对驾培机构培训学费进行第三方资金监管。截至调研时,连云港市76家驾培机构(除东海县外)均纳入第三方资金监管范围,累计监管驾培学费共计约8910万元。
(二)资金监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为满足第三方资金监管流程衔接、闭环管理等要求,连云港市同时启用了学员培训费“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主要监管措施包括:学员指定账户缴费托管、学员开班(资金处于冻结状态)、根据学员培训学时分阶段拨付资金给驾培机构(对应开班、科目一、科目二和科目三四个阶段分别划拨监管账户资金比例为10%、20%、30%和40%)。如出现学员申请退费,经运管部门审核,托管账户中学员未完成培训对应剩余的资金将返还到学员指定的账户。
从实际效果看,连云港市对驾培机构培训费用进行第三方资金监管,改革了驾培行业传统收费模式的弊端,在解决学员与驾校之间的退费纠纷、预防因驾校倒闭导致的学员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等方面存在积极作用,有效化解了长期困扰驾培行业的潜在社会矛盾和风险 。
(三)政策实施后存在的问题。连云港市在实施学员培训费第三方资金监管工作中主要遇到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第三方资金监管政策缺乏有效法律支撑。连云港市推行培训费第三方资金监管工作后,根据培训成本核算,全市驾培机构培训费用由原来的人均不到2000元提升至2600元以上,基本回归了驾驶培训的价值“本位”。该项政策也得到了大部分驾培机构的拥护,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但对于部分不接受监管政策的驾培机构无有效推动手段,导致该市东海县区域内的驾培机构未纳入监管体系。
2.考试预约困难造成监管资金大量积压。调研中了解,连云港市驾培机构学员考试预约相对困难,特别是科目三考试预约平均等待时间超过4个月。因考试预约困难导致学员培训进度变慢、周期拉长,造成了驾培机构大量监管资金积压在银行,经营者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动压力,对此怨言较大。针对此问题,2020年连云港市运管处将监管资金的监管期限修改为5个月,到期后剩余的监管资金一律划拨至驾培机构账户。
3.第三方资金监管系统运行流程较繁琐。连云港市资金第三方监管系统涉及监管、银行、结算3家平台,因驾培机构业务员流动性较大且接受能力有限,驾培机构普遍反映资金监管系统操作流程比较繁琐,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四、面临主要问题
(一)缺乏政策法规有力支撑。虽然广州市、深圳市和我省连云港市、淮安市等城市先后实施了学员培训费第三方监管,并初现成效,但均以协会会员协商自律或通知规定方式作为工作推动基础,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支撑。如在我市推行实施培训费第三方资金监管,由于涉及对市场经营主体收费行为模式约束、资金账户统一等方面的规定,推行政策的管理部门将承担政策合法性的质疑,存在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同时也会出现连云港市东海县部分驾培机构不执行政策的类似情况,引发行业新的不公平性竞争。
(二)目前我市还未能实现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的“学时对接”。实施驾校培训第三方资金监管需要根据学员学车进度、考试进度,由第三方资金监管机构分阶段分批次将学费拨付给驾校。”在对驾校的管理中,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各司其职,交通运输部门分管培训、公安交管部门分管考试。根据外市的成功经验,实施驾校培训第三方资金监管需建立在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培训与考试数据共享,并实现两部门“学时对接”的基础上,即交通运输部门向公安交管部门推送培训学时记录,公安部门在受理驾照考试前查验学时记录。通过部门管理合力,确保驾校严格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学时和教学内容,履行培训责任和义务;确保学员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学时和教学内容后参加各阶段的考试。在实施第三方资金监管时,根据学员培训和考试完成情况,分阶段对培训费用进行结算。
五、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国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我市驾培行业将顺应形势、把握规律,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由于目前实施驾培机构培训费第三方监管的城市仍为少数,且存在一定的政策合法性风险,建议我市暂不实施该项措施。但是为保护学员在学驾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下阶段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探索多种收费模式。可以在目前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模式基础上,增加按培训科目收费模式,具体做法是将驾驶培训分为科目一(理论)、科目二、科目三三阶段,驾培机构按培训科目进行收费。我部门首先将对全市驾培机构进行调研,充分听取和了解驾培机构的意见和想法,明确试点驾校;在试点的基础上,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市驾培协会对现有的《南京市汽车驾驶培训合同》进行修订完善,增加按科目收费模式供学员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自主选择。
(二)为资金监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部门将继续推动与公安部门共同启动学员约考前培训记录查验工作,进一步强化驾培行业培训与考试管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省内外城市实施学员培训费第三方监管的成功经验,联合公安、市场监督、驾培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方案研究,充分评估存在风险,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三)多部门合作促进行业规范有序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我部门加强驾校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明确监管职责,严格执法检查。依法查处驾校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不正当价格行为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日常监管。根据《关于促进预付式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宁市监〔2020〕3号)文件精神,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时摸排驾校行业预收费情况,研判监管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提升驾校培训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三是畅通举报渠道,强化信用监管。进一步畅通热线电话、电邮、微信、微博等投诉举报受理渠道,依托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对投诉举报核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查处,并视情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实施联合失信惩戒,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驾校培训机构纳入失信名单。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7月16日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