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6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南京市“智慧停车”建设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9 10:14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邵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南京市智慧停车”建设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南京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围绕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市交通运输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城建集团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缓解“停车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停车工作专题会议,按照“立体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原则,专题研究停车设施建设配套政策和智慧停车建设管理的有关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关于系统平台对停车处信息接入的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市停车一张网”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四新”行动计划,南京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已于2019年11月上线,同时在路内、路外领域开展多场景下的智慧停车改造试点工作,整合现有资源,着力打造全市路内、路外数据一张网的智慧停车新格局,切实改善和缓解停车现状,真正引导车辆发展与停车管理协调发展,构建良好的停车发展生态圈。同时该平台已纳入2020年全市新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库和入选全市十大新应用场景。

    一是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立足公共服务定位,有序整合全市停车场(位)、设施等资源,制定平台统一接入标准,推进各类停车资源有序开放、共享,实现“路内、路外一张网”。2020年,平台全年共进行迭代更新28次,上线开发了共计134项功能,包括同号牌车和滞留车提醒、实名实车认证、收费员追拍、停车轨迹查询、人员管理库、政审功能、停车场备案、第四方聚合支付等功能。近期开展了主城六区非税电子发票的上线工作,实现用户电子发票线上申领,实现道路停车缴费无现金化,杜绝停车收费跑冒滴漏,提高了缴费速度。

    二是整合全市静态交通大数据。依托2018年我局的停车设施普查数据,通过智慧停车平台,打破停车位“信息孤岛”的局面,有效整合停车数据。截至目前,对全市停车场数据资源进行资源归集、实时分析,平台已接入约6.9万个路内泊位,1059座封闭停车场、46万个泊位动静态数据,全市停车管理“路内、路外一张网”总体格局初步显现。路内板块先行实现“一图总览”, 助力全市静态交通综合治理,提升畅行效率。市公安交管局目前已将路内泊位设置审批程序纳入智慧停车平台功能。我局积极推动路外停车数据接入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2021〕第19号会议纪要精神,做好路外停车场数据接入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底数、开展需求论证,尽快打造“路内路外一张网”,为推动共享停车打下数据基础。

    三是上线“宁停车”客户端。目前“宁停车”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同步上线,注册用户即将突破100万,公众号客户端持续优化,实现了停车信息提醒,车辆离场通知,离场快速缴费等多个停车服务场景,方便用户掌握停车讯息,快速离场,及时推送线上自动缴费信息。

    二、关于道路泊位智慧化改造的建议

    以惠民便民的新基建为导向、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为支撑、以创新南京静态交通服务为主线,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场景试点。随着美丽宜居和新城建等项目的推进,由我局牵头,各区开展的停车资源智慧化改造和前端新技术应用场景试点也加快了步伐,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停车信息诱导手段,切身的提升车主的停车体验。 

    一是组织路内停车前端采集设备试点。在秦淮区、玄武区,分别在小火瓦巷站点试点高位视频,在高楼门站点试点NB地磁等前端设备,实现平台多种前端技术的兼容性。目前收费员在高楼门正式使用地磁系统进行收费,收费率较人工收费提高约20%。

    二是组织公共停车场智慧化改造试点。完成南京火车站南、北广场地下停车场、五台山地下停车场ETC设备安装,经过整体智慧化改造,已实现“无感支付、集中管理”与“云+人工智能”新型技术的结合。

    三是对人民中学、春江学校、田家炳中学、樱陀花园等四座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实施智慧化改造,协助南京申请成为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

    四是在凤台南路、龙港及红枫科技园园区、桃湖公园、地铁经贸学院、交通学院停车场推广“宁停车”“软硬件+第四方聚合支付”智慧运营管理服务,打造“宁停车”示范停车场。开展学原路、守敬路共计139个绿化生态泊位智慧化运营管理,推广“NB地磁+PDA”实践案例。

    五是积极与百度地图对接,强化停车信息诱导。在人民中学等人防停车场、凤台南路停车场增加电子标志标牌,完善道路停车引导服务。

    三、关于出台南京市共享车位相关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资源的共享利用问题,市人大龙主任和市政府邢市长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部署会,研究部署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

    为有效缓解本市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特别是当前突出的医院、学校、重要商贸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停车难”矛盾,切实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公共、专用、道路停车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存量停车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我局党委高度重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提升停车资源集约效率、实现停车规范有序为目标,以南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为技术支撑,充分挖掘停车资源,打造停车资源共享行业生态,缓解市区停车压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停车共享良好氛围。

    (一)系统谋划、政策先行

    按照“共建共享、协同治理;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平台支撑、信息共享;市场运作、专业服务”的原则,把推进停车资源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实事项目,关注群众需求、改善社会民生,规范交通秩序,强化全市工作“一盘棋”。

    停车资源共享涉及面广,由我局牵头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拟制了《南京市鼓励和促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已经征求市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了调整修改,于近期下发。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公安交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成立了全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推进会,按计划有序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7月1日,市城管局制订下发了《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试点工作方案》(宁城管字〔2021〕103号),重点指导鼓楼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全面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停车共享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广泛征询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意见,以促进停车共享政策的可靠性、可操作性。

    (二)平台支撑、多措并举

    泊位共享停车功能现也已接入南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共享信息发布,在线信息查询等功能,逐步实现城市出行治理的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在“宁停车”公众端推广“错时共享”停车。以南京电信公司44个停车场资源为载体,依托“宁停车”APP,对外发布共享车位信息、提供实名认证和备审服务,共同打造“共享停车场”,首批13个停车场,共计163个车位已实现对外共享,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题,已有14位车主通过电信方面线下审核并开始停车。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恳请您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