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0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社区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6 10:54 来源: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曾子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社区的建议》提案收悉,您的提案对我市物业管理工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紧密围绕《南京市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责任落实,努力补齐各项工作短板,从制度建设、党建引领、管理覆盖、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断创新和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破解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物业管理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抓好小区综合治理长效常态。

    一、我市物业行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住宅小区约6200个,包括3100多个商品房小区,2600多个(处)老旧小区和400多个保障房小区,总面积约3亿平方米。实施市场化物业服务、准市场化服务的住宅小区有4600多个,约2.1亿平方米,剩余1600个(处)左右的小区主要是由街道社区提供基本服务。

    我市物业服务行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化、专业化,综合实力方面,我市物业服务行业总体水平省内领先、国内靠前。目前已有24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在我市备案,从业人员近15万。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

    2016年,在市人大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本市首部物业管理地方法规-《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顺利出台。2017年,我们出台了24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覆盖了物业行政监管、行业信用监管、业主组织指导、专项资金监管、物业服务标准、第三方评估等各个方面。今年,根据《民法典》及相关上位法的要求,配合市人大修订《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在征集各区局、市协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市条例修订稿,并上报市人大。根据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修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临时管理规约及管理规约示范文本。根据行业党建需要,完善业主自治活动导则,将业主自治组织纳入基层党建范围。修订业主自治活动指导手册,合理设置示范文本,有效规范业主自治活动。

    (二)加强物业行业党建

    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把党建引领和物业服务功能紧密融合,逐步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小区综合治理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和物业网格管家作用,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业委会”共同参与的三方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标准、高取向的服务,进一步化解物业矛盾纠纷,促进小区和谐。在业委会组建和换届过程中,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设立业主党组织,鼓励党组织成员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同时发动小区居民中的热心党员对业主自治组织开展工作进行监督,用党的领导规范业主自治组织的行为。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交叉任职机制,指导物业服务企业邀请熟悉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兼任物业项目服务质量督导员,推荐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社区“两委”成员,承担和参与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
        2020年,南京市物业行业党委和12个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委均已获批成立,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行业党建成效凸显,在行业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党组织210个,“江苏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工作,累计已有12个企业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点。

    (三)提升老旧小区管理水平

    一是在老旧小区整治中,注重实效,不断提升老旧小区整治精细化水平。2020年,全市主城完成整治老旧小区68个,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房屋779幢,涉及居民3万户。在整治过程中,同步做好垃圾分类、养老设施、适老化改造等工作,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和加装电梯等工程。二是针对老旧小区狠抓整治后的长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安全管理、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车辆管理等水平。目前,已整治老旧小区管理覆盖率和未整治老旧小区基本服务覆盖率均达100%。2020年,鼓楼区天津新村街区入选省级宜居示范街区试点。结合宜居街区建设契机,天津新村街区实现封闭式管理,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服务。建邺区以“国资托底”的方式,推动区属新城房产集团全面接管全区所有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组建欣城物业公司,让居民享受到专业的物业服务,促进城市更新和社会治理的工作做实做好。

    (四)建设“智慧家园”信息平台

    南京市“智慧家园”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于2020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功能项开发,正在按计划有序开展功能推广和上线运行工作。针对物业管理行业受众面广、参与主体多、监管难度大和过程性事项复杂等特点,通过信息数据技术,建立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物业管理行业监管业务流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管用户,业主、物业企业两大市场主体和相关专业第三方机构,通过事项梳理实现行政服务全接入,涉及行政事项29项,为各方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办事渠道,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效能,实现物业行业监管的便捷高效。 当前,依托“智慧家园”平台建设,我们进一步完善物业行业监管体系,具化监管内容,运用大数据记录交互分析功能,使得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监管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五)行业监管得到优化

    1、加强正向激励举措。一是开展省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市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和平安秩序小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全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二是组织物业管理行业劳动技能竞赛,促进物业服务人员技能提升,在物业行业培育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广大物业企业和从业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我市物业代表队参加省、全国技能竞赛屡获殊荣。三是深化“五星服务”“最美物业人”系列活动,在全市小区内举办“五心服务”特色活动,开展“五心服务”优秀员工和“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在全市物业行业掀起比服务能力、比服务水平、比服务质量的热潮。

    2、坚持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建立行业信用监管工作体系,强化物业行业后资质时代的动态监管与常态监管。建立物业管理行业信用信息网格化系统,加强全市物业企业、项目负责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经理失信信息的披露。目前共向800多家企业发放信用手册,覆盖全市住宅管理项目近90%,累计认定42家物业服务企业、38个物业服务项目经理的失信信息。

    3、加强行业培训。充分运用“互联网+培训”,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职业技能。积极指导和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针对物业管理行业劳动技能竞赛,开展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暨电工技能和客户服务员技能进行专项培训;实施职工开放培训,持续分享《住宅物业承接查验标准和管理办法》、《物业新增长及探讨》等课件。

    (六)业主自治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依托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和有关培训基地,加大物业行业培训力度。邀请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教授及行业专家开展针对业主委员会和业主的《民法典》、《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专题培训,现场解疑答惑,在一线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提升业主委员会的业务能力,规范业主委员会履职行为,增强业主法治观念和自治意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七)健全小区多元共治体系

    强化基层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基层构建由法院、公安、信访、房产等部门组成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完善群众诉求受理、处理、回访机制,化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和业委会的监督作用,形成居委会社区管理,业委会自治管理,物业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三方联动”态势。对业主自治组织的指导和管理。鼓励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发挥作用,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公开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执行标准、评估办法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作、考核和监督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路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物业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恳请您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继续给予关注、监督、支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工作。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

    20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