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戴福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青少年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阅读是青少年学生提升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不断推进青少年阅读工作优质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青少年阅读工作的认识
为推动青少年阅读工作持续发展,引导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营造全市浓厚的阅读氛围,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南京市3-6岁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从政策层面推动全市不同学段的阅读工作,科学阐释了阅读在青少年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和人格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明确了阅读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引导学校、家庭共同推动青少年阅读工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提升青少年阅读工作的成效
自2007年起,市教育局每年开展一期市中小学师生“读书节”活动、初中生“汉语活动周”活动、小学生“故事大王”比赛,引导青少年学生阅读好书,滋养心灵。与市阅读办、市地税局、邮政集团公司南京市分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立足听、说、读、写、绘等维度,将阅读与主题征文、演讲、书画创作、藏书票设计等形式结合起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连续多年开展“好书导读”活动,邀请语文教师录制微视频,结合教育部等权威部门推荐书目,向全市中小学生推介好书。
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南京读书节已成功举办26届,每年开展阅读活动万余场,其中青少年阅读活动近三千场。今年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是“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主题阅读活动。包括:第9届“童心永向党、筑梦新辉煌”老少同台演讲比赛、“童声庆党生”主题征文、“红色少年诵读红色故事”汇演、“南京经典名篇网络诵读大赛”“讲红色故事做强国少年”中小学生微视频大赛等。二是品牌阅读活动。市阅读办连续6年开展“共读南京”活动,将青少年书目列入每年共读内容,如《千字文》《西游记》《南京成语故事》《芝麻开门》系列等,举办“2021暑期南京名家名师荐读活动”,邀请文化名人、名作家、名教师等联合推出荐读书单,针对性指导全市青少年暑期阅读生活,此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举办“全民阅读春风行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等群体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及精准志愿服务活动,此活动已连续举办8年。三是联合举办的阅读活动。会同团市委举办第十一届南京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成长”系列主题活动;会同市文旅局举办2021“七彩夏日”少儿暑期夏令营、2021年南京市“红领巾”少儿读书征文;会同市科协组织开展100场“科普报告进校园”阅读活动。
三、加强设施建设,完善青少年阅读服务体系
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101个镇(街道)分馆,120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免费为青少年提供借阅服务。777个社区书屋,431个农家书屋,76家城市书房,88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都面向青少年开放。2021年将在全市建成不少于100个少儿图书室(阅读空间),努力完善全市少儿阅读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少儿阅读服务质效,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少年儿童阅读需求。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按照全年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市各中小学每年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等评选活动,完善校园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深化青少年阅读主阵地的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出版物检查,净化青少年阅读环境
1.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全市各区多措并举,坚持把“黄”“非”出版物堵在校门之外,学校添置图书均通过教育局装备办统一招标,杜绝“黄”“非”等有害出版物流入校园。每年一次集中对全校学生及教师的学习用书、教学用书、课外读物进行全面清查整顿,及时发现校园及校园周边销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等问题,并报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持续开展“绿书签”行动,引导青少年远离和抵制非法出版物,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各学校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要远离和抵制非法的出版物,杜绝盗版,尊重他人劳动果实,保护知识产权。
2.加大优秀青少年读物的出版力度。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出版工作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优秀青少年读物的出版力度。近两年来,南京出版社共出版青少年读物近50种。2020年出版了《烙印——青少年红色读本》,2021年拟出版《传承——雨花英烈精神校本读物》(小学版、中学版)等一批优秀青少年精品图书。
3.鼓励创作青少年精品读物。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作家创作优秀青少年精品读物。我市每2-3年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工作,其中包含青少年图书的评选。自2020年起,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鼓励多出青少年精品力作,做好各类青少年优秀出版物的推荐,力求给青少年一个纯净的阅读空间。
五、深化学习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课程
1.阅读研究课题化。2012年起,市教学研究室“全市优化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以初中学段为例,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围绕课题调研了全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制定了全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目标,广泛开展全市初中生课外阅读活动。
2.阅读课程多样性。目前,全市各中小学均立足于本校学段和学生实际,积极创新,开设各具特色的阅读课程。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倡导“全科阅读”理念,推出全科阅读软件平台,汇编了多本《全科阅读》优秀作品集。全科阅读课程的开展如火如荼,全校阅读氛围浓厚。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自2013年至今,探索构建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读书课程体系,制定并完善了《让我们一起在大树下读书》的阅读制度及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全校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开展读书活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积极探索以“快乐阅读”为路径和抓手的书香校园建设策略,常年实施五大行动:童年书架、阅读平台、共读行动、聊书机制、活动助推等。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据不同学段的特点,探索学生阅读思维力的最近发展区,构建以提升“思维力”为核心目标的校本化名著阅读课型研究,即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在学生阅读名著的不同阶段,通过导读课型、推进课型、拓展课型、分享课型作为典型课型,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加强家庭阅读、亲子阅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自2013年起,市教育局开展“名师公益大讲堂”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聘请市内外教育名师开设阅读主题讲座,向学生家长宣讲阅读的新理念、新方法。市阅读办会同市妇联继续开展书香润德“最美家庭”选树工作。继续在“走进千万家——家庭教育大巡讲”和“宁姐137空中课堂”线上课程中,开设亲子阅读和家庭阅读主题,深化“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品牌活动,通过引导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的习惯,以阅读促家教,营造“书香家庭”浓厚的阅读氛围。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关心关注青少年阅读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长,主动参与协同配合,推进青少年阅读服务工作。
1.加强青少年阅读资源的建设与交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等文献资源的配置,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相关主题书目的导读荐读工作;探索馆校资源交流的新模式、新路径,充分利用现有文献和数字资源,通过免押金办借阅证、送资源到校园、搭建互联互通平台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让优质图书资源贴近广大青少年。
2.加强校园特色阅读活动的打造。深入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真实阅读需求,了解各个学校阅读活动的侧重点,实现服务精准对接;开发具有校园特色的阅读项目,注重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和机遇,建立稳定的志愿者团队体系,并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专业培训。
3.加强家庭阅读工作的推广。继续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家庭阅读推广团队建设,联合图书馆、学校、社区等多方机构,构建完善的家庭阅读服务体系,促进家庭阅读推广常态化、深入化。
感谢您对青少年阅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全市青少年阅读工作,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南京市教育局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