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罗利华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推动数据经济成为南京新增长点的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数据经济发展的关心,你们提出加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经济领域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数据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的有关建议,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对我市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局接到该提案后,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予以采纳。
我市高度重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印发实施了《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成立由市长挂帅的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积极落实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
一是高水平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部署5G。编制出台我市5G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修编工作,与移动、电信、联通、铁塔等四家通信集团省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市新建5G基站超过9000个。建设信息数据中心。加快建设IPv6等基础设施,在江北新区部署IPv6根服务器,争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和算法创新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中心南京基地,形成安全、泛在、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我国东部地区的信息数据中心。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引进了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等2个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南钢钢铁行业标识解析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高质量企业外网基础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围绕网络通信与安全方面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前瞻前沿基础研究与重大科技任务,成功研发了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攻克了5G毫米波芯片和大规模天线阵列核心技术,开创国际领先的网络通信内生安全理论体系,突破内置安全能力的信息产品架构技术。
二是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强化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全市累计集聚培育创新型企业家472人,其中纳入新研机构主要负责人147人,纳入独角兽瞪羚企业主要负责人24人。全市创新型企业家中,数字经济相关人才占比达60%。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推动培育了一批“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来宁发展。推进建设了一批“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广泛吸引数字经济海外人才来宁就业。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产才融合,建设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南京软件和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工业技术应用创新攻关基地,加快关键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是发展数字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数字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公共平台,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今年5月,科远智慧自主可控智能控制系统在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国内首家超超临界全机组DCS、DEH系统“100%自主可控”机组。深化产融合作。市政府出资100亿元设立南京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子基金,重点投向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新兴领域,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布局新兴领域。布局5G、区块链、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等新兴领域,编制全市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开展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网建设,推进区块链在金融、政务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布“5G+”“区块链+”“量子+”等各类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以应用牵引新技术落地,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
四是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研究起草数据安全规定。密切关注国家《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展,对两次审议稿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制定南京市市级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规定,目前已草拟了讨论稿。推进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编制发布。针对我市各政务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孤岛”问题,研究编制《自然人主数据规范》,促进形成我市自然人可信数据。研究编制《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指南》,已于5月20日正式发布,提出对政务数据进行分级管理,规范各政务部门的数据管理要求。研究上报省级统筹立法项目建议《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研究上报省级统筹立法项目,建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高、数据要素流通不畅、数字化转型不够深入等问题,推进我省数字经济立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你们的建议,积极加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
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推动实现产业园区和重点场景深度覆盖,实现全部地铁三大运营商5G信号全覆盖,建设5G路灯基站,推动存量路灯智慧化改造。2021年,新建5G基站7000个,完成5G路灯基站建设200座,新建智慧杆150杆,存量路灯智慧化改造10000盏。加强数据资源汇聚与开发。开展城市数据底座建设工作,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归集、管理、利用和再开发。编制政府数据目录、制定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交易交换规则,完成数据交易市场的挂牌注册,有序开展数据交易,争取国家级试点落户南京。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南京灾备节点)运营,推动7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营。加快江苏省标识解析产业园(高淳)建设,建立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应用中心。
二是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强化产才融合。面向市场对数字经济人才的迫切需求,落实产才融合工作机制,推动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协同,打通人才需求、培养、评价等环节,探索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毕业生留宁工作。创建首批省信创实验室。支持南大、河海、南航、金科院等高校联合龙头企业创建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加快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与信创人才培养。
三是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实施“紫金之巅”产业链技术攻关计划。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梳理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和共性技术,实施“紫金之巅”产业链技术攻关计划,提升先进数字技术供给能力。持续发布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围绕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等领域,用开放式的应用场景培育市场,为技术超前、模式领先的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提供发展空间,走向应用场景驱动。加强创新产品推广。抓好创新产品遴选认定,组织好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为本地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四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开展“网安2021”南京行动,推进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安全监管子平台建设,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开展全市知识产权执法与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全市网络违法犯罪执法。推进数字经济相关立法工作。根据国家《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展,推进市级层面《政务数据安全规定》编制工作。积极推动《法人主数据规范》成为我市地方标准,做好我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指南》宣贯落实工作。组织开展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相关研究,探索数据资源开放流通、数字治理、审慎监管等相关法律保障。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