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市台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促进秦淮灯彩产业化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秦淮灯彩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蕴含着历代南京人民的真挚情感和热爱生活的审美理念,客观地反映了灯彩艺术由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秦淮灯彩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和传播弘扬,努力推动秦淮灯彩(灯会)注入内生活力,不断扩大秦淮灯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一是构建秦淮灯彩技艺保护传承保障体系。秦淮灯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京市把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秦淮灯彩作为责任和使命。1977年春节,首次在夫子庙地区恢复灯市,并从1986年开始,连续35年举办秦淮灯会,为秦淮灯彩技艺保护传承构建了全面保障支撑体系。专门成立了保护与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在秦淮灯彩保护传承中的职能,形成整体合力。制定出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中长期保护规划》《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特色街区管理办法》《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绩效考核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推动项目保护传承规范化、制度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体系。
二是推动秦淮灯彩技艺得到有序传承和创新发展。秦淮灯彩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喜庆娱乐、祈年嗣子、纳祥驱邪等美好寓意有机融合在一起,秉承了民族传统艺术中的文化特质,创造出众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南京的千年文明,是我国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从保护传承看,南京市秦淮区作为秦淮灯彩项目保护单位的所在区,现有“李氏灯彩”“陆氏灯彩”“曹氏灯彩”“成氏灯彩”“王氏灯彩”“陈氏灯彩”“殷氏灯彩”等灯彩艺术传承谱系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5人,其中省级3人、市级3人,省、市、区三级梯次传承,人才配备较为合理;从创作题材看,除了秦淮灯彩传统手扎纸灯外,还恢复了历史上的部分经典灯组,如鳌山灯、走马灯等,创作了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壮美河山、人民精神风貌以及和旅游时尚相结合的各种大型灯彩,使其成为新时代繁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艺术形式看,秦淮灯彩同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小到充当道具,大至演出布景,充分烘托出表演和艺术效果。
三是拓展消费平台赋能灯彩产业化发展。“秦淮灯火(彩)甲天下”之美誉影响至今,秦淮灯彩已成为秦淮灯会的核心和灵魂。自1986年秦淮灯会恢复举办以来,百余名花灯制作艺人踊跃参与秦淮灯会,灯会、灯景、灯市相互融合,在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伴随着秦淮灯彩影响力、美誉度的日益提升,秦淮灯彩协会正式成立,发挥了良好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监督等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秦淮灯彩的发展繁荣。同时,包括南京市夫子庙彩灯艺术中心、南京东艺彩灯厂、江南龙灯厂、南京金海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在内的一些专业灯彩生产企业也开始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份额。灯会期间专门开设的秦淮灯市,为上百名秦淮灯彩艺人搭建展示销售平台,年上市销售花灯50余万盏,灯彩艺人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最高的已年逾百万元,实现了从养家糊口到发家致富的跨越。在企业与匠人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多达160余盏大型灯组和50万盏小型灯彩纷呈于盛景秦淮,充分展现了极具秦淮韵致、南京腔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约千万以上游客赏灯买灯,极大促进了地区旅游和商贸发展,每年直接拉动旅游消费额超过100亿元。2019年,“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榜首。
四是构建全方位国际国内对外交流体系。秦淮灯彩(灯会)积极加强和国内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灯彩联展,联合举办灯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西安合作举办南京-西安双城灯会、参加第二届南京-新北祈福灯会联展、承办盐城灯会、承办潥水灯会,赴北京、上海、澳门等多城市开展展示交流,成功实现品牌的价值输出,带动地域人文经济发展。秦淮灯彩传承人常年在各自的工作室、市民俗馆和学校传授秦淮灯彩制作技艺,并融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深受游客、学校和家长的好评。另外,秦淮灯彩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远赴欧美、非洲、亚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赴加拿大班夫文化交流,参加旧金山硅谷南京周交流及旅游推介会,参加荷兰埃因霍温GLOW灯光节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秦淮灯彩也吸引众多外国友人前来体验互动,法国驻上海领事主办法国电影节开幕式上邀请省级传承人曹真荣现场扎花灯表演,秦淮灯彩公司及相关传承人也多次接待法国、芬兰等外国政要,在华留学生近千人次到秦淮彩灯馆参观体验。据统计,新冠疫情突发前的2019年,以秦淮灯会、秦淮灯彩国际化推广为主线,吸引海外游客来宁旅游的人数达31.9万人次。秦淮灯会(灯彩)已经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然成为南京对外展示交流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针对贵单位提出的加强秦淮灯彩保护及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保秦淮灯彩可持续传承发展为核心,以促进秦淮灯彩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重点,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保护传承力度。认真落实国家非遗法,省、市非遗保护条例及各项管理办法,结合编制《秦淮灯彩中长期保护规划》,对秦淮灯彩保护传承的未来目标任务予以明确,加强规划引领,优化管理体系,聚焦系统保护,推动秦淮灯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与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政策扶持,不断促进秦淮灯彩的良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二是进一步提升保护传承能力。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适宜的传承人数量、良好的传承人梯队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的重要保证。积极培养秦淮灯彩传承人群,培育后备人才,努力做好秦淮灯彩的传播交流工作,组织各类秦淮灯彩技艺比赛。积极推荐传承人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研修研习培训班,充分运用南京的优质高校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帮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三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化运营发展。充分发挥灯彩保护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管理,有效促进灯彩行业的健康发展。鼓励灯彩作品工艺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新材料的使用,打造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使灯彩产品美观大方且富有时代感。通过打造民间手工艺街区、打造多元业态、建立展览馆和增设体验项目等方式搭建产业化平台,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并拉动更加活泛的经济生态链,促进秦淮灯彩的当代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秦淮灯彩资源,突出主题,彰显内涵,设计开发“秦淮灯彩”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博物馆文创产品,努力形成“秦淮灯彩”非遗品牌。
四是进一步强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秦淮灯彩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展示传播,开展研学活动,扩大影响力。积极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利用首批入选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单位——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景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景区景点广泛植入灯彩元素,植入传承人工作室(坊)、传习所、展示体验馆等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展演、体验及展销活动,使游客在景区内感受非遗活态魅力,带动行业发展。
五是进一步拓展宣传传播渠道。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强秦淮灯彩保护宣传,提升全民保护意识。线下将秦淮灯彩融入舞台剧等文艺演出,鼓励传承人走进社区基层进行宣传性展览,对灯彩作品进行展览的同时,邀请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演示;线上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多媒体平台,多形式展现秦淮灯彩的丰富内涵、制作过程、传习故事,吸引普通民众了解秦淮灯彩、欣赏秦淮灯彩,学习秦淮灯彩。及时掌握各地灯彩或技艺类非遗交流活动,承办相关国际交流会议或展览,推广秦淮灯彩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提升知名度。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期间,组织开展秦淮灯彩的展演展示系列活动,灯彩艺人自主或受邀参加各种展览会、博览会,政府组织艺人赴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努力传授灯彩技艺,传播灯彩文化。继续推进秦淮灯彩传承人口述史工程,加强数字化记录,并推进记录成果公益性利用。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