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46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推进与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并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30 15:28 来源:市妇联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孔敏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与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并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教育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市教育局推动构建政校家社协同育人格局

    2021年2月,我市出台《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全面发展、实施全员育人、推进社会协同、实现家校共促、加强医教联动等十大重点任务,全面启动“家校共育”新行动,打造南京家校共育工作新模式。

    1.强化资源整合,强化社会协同。一方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宣传、政法、民政、妇联等19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相关部门联合预警机制、市区校三级联动和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育人协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整合育人资源。市教育局多次召开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汇聚各方意见建议;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医院、高校、心理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各类资源,开发了以服务家庭需求、促进亲子关系为主要目的的家庭教育服务券;组建专家引导团、教师志愿服务团、“五老”关爱团和家长互助示范团四个指导团队,分别从专家、教师、优秀家长中吸收力量,进一步增强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2.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业指导。一是完善工作网络。探索组建家长成长学院,与南京开放大学和市妇联等单位合作,开设以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家长教育培训。依托各区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完善市区校三级阶梯式工作网络。二是加大专业培训。拟用三年时间开展班主任和全体任课老师的心理健康和沟通指导能力培训,夯实全员育人的能力基础;依托“陶老师工作站”“宁教授工作室”,开展学校中级心理辅导师的定向专业培训,依托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名师专家,开展学校高级心理辅导师的高层次培训,从更高研究层面提升队伍的专业性。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市教育局牵头成立由30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会引导专家组成的南京市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目前已启动《南京市建立联动协同机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研究,下设29个子课题,力争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3.倡导互助示范,提升共育水平。开展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申报,探索自主申报、综合评审、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倡导家长团队以亲子活动、家庭体验等项目为载体,要求每个项目有核心成员、工作领域、明确的服务对象以及活动频次和活动手段等,建立家长分享交流、组团活动的自我服务阵地。收到申报项目200多个,涉及红色研学、公益服务、亲子运动等各方面。在原有南京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基础上,设立了市特殊教育家长服务中心,为有特殊需求的家长提供专业康复指导、心理应对支持、未来职业规划、家庭教育理念、社工陪伴喘息等各项服务。筹划建立市家长教育服务中心,内设亲子“四史”教育指导服务、家长互助项目孵化服务、特殊教育家长服务、家庭教育资源对接服务、家长心理健康服务等相关服务项目。

     二、市妇联积极深化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市妇联认真落实《江苏省家庭教育条例》明确的“双主体”责任,主动加强与教育、公安、检察等部门的联合联动,立足社区服务家庭,提供有用有益有效的指导服务。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1.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市妇联在全省率先成立家庭建设指导中心,统筹推进包括家庭教育工作在内的全市家庭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南京市家庭建设指导大纲》。坚持全市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常态化牵头召开工作会议,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达成家庭教育工作共识。

    2.建设社区服务阵地。市妇联在全市各个社区全覆盖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家教服务活动,并纳入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市妇联制定了《社区家长学校》指导手册,推动规范化建设。

    3.组建家教志愿队伍。市妇联在市级层面设有家庭教育研究会,建立了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育社会组织太阳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基层和社区层面还有大量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市妇联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能力培训。

    4.打造家教服务品牌。(1)市妇联与中国管理科学家庭教育专委会合作,打造“宁姐137空中课堂”,每周三晚七点准时推送的系统化精品课程,已逾百期;试点从线上落地到线下,在社区开展家长指导示范课,很受欢迎。(2)开展线上家教咨询指导,依托“网上妇儿之家”,组织高校家教专家,开展线上咨询、线下面询,目前已累计服务800例。(3)连续多年开展“走进千万家”社区大巡讲,平均每年将50场以上的家教讲座免费送进社区。(4)与检察院联合开展亲职教育,为行为失范的青少年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家教服务,目前已开展55例,为青少年校准人生航向。

    5.建设66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这项工作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和首批省市共学共建项目。目前,全市66个示范社区已全面落地,工作成效显现,家庭受益受惠。组建由妇联干部、热心家长志愿者、退休老师等共同组成的“家教服务志愿者”,通过走访入户,摸清家庭需求。目前已入户走访8213户。与市教育局联合聘任130名街道社教老师为“社区家教指导员”,探索社区妇联主席与学校老师开展“联合家访”,及时沟通家庭学校双方信息,便于及早发现苗头问题。

    三、市妇联和市教育局推进协同机制

    1.与市教育局联合聘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员”。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聘任130名街道社区教育老师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员”。7月16日,市教育局和市妇联在南京开放大学举办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员颁证仪式暨实训会。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老师队伍的专业作用,与社区妇联加强配合,联手设计和安排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课程,尽可能提供精准的家庭关爱、个案辅导、亲子陪伴、亲职教育等指导。

    2.探索与学校老师开展“联合家访”工作。探索社区妇联主席与学校老师开展“联合家访”,及时沟通家庭学校双方信息,便于及早发现苗头问题。充分借助市教育局开展家访工作的契机,江宁区、鼓楼区、玄武区、江北新区等区的社区妇联主席、家教志愿者主动与学校老师一起上门,了解家庭教育个性化需求,共同做好重点家庭的家教指导工作。

    3.与教育局心理服务平台开展合作。与市教育局的心理服务品牌“陶老师工作站”合作,为社区家庭教育对接资源搭建平台。目前,试点在陶老师工作站秦淮分站开展合作,为秦淮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免费提供心理讲座和个案辅导,满足家庭教育的特殊需求。

    4.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进家庭工作。抽调家儿部同志到市教育局共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工作,向全市家庭发出学习“四史”的倡议书,举办全市百幅家庭书画巡展活动,向最美家庭代表赠送“四史”学习教育书籍,收集60多条家庭学习“四史”的微感言或微视频。指导各区妇联开展“红色书籍进百家”“学习党史从娃娃做起” “一个都不能少,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特殊家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南京市妇女联合会

                                            20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