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2021年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259号提案的答复
    (依法规范和简化《制止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出具程序充分发挥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27 14:18 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汪雯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依法规范和简化<制止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出具程序充分发挥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作用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家庭暴力警情规范处置工作,紧密结合南京实际,以规范警情处置为基础,以深化家庭暴力告诫制度为抓手,以加强跨部门联动为保障,积极推动反家庭暴力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一、抓重点环节,规范家暴接处警流程。20137月,在全省首创制定《南京市公安局处置家庭暴力警情工作规范》,并在《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颁布施行后2次进行修订。一是强化接处警流程。充分利用110报警电话、社区投诉站等家暴投诉举报渠道,强化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第一道关卡,做到快速接警、快速处警、快速救助,确保控制事态、妥善处置。二是强化调查取证。严格落实规范化执法要求,采取笔录制作、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全面搜集固定家暴证据,避免出现调解不成、处罚无据的被动局面。三是强化治安调解。牢固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标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调解效率,力争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四是强化查处打击。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查处打击,特别是对现行案件做到快侦快破,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2015年起,每年在全局轮值轮训、新警初任培训中开设反家暴培训专题课程,切实筑牢一线接处警民警的思想根基,提升规范执法水平。201610月底,我局特别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为全局社区民警解读《反家庭暴力法》,教会一线社区民警如何在日常走访工作中正确辨别普通家庭矛盾与家庭暴力。

    二、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家暴告诫制度。201212月,在省公安厅、省妇联的指导下,我局联合市妇联在全国首创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并充分利用全国妇联、全国人大法工委、内务司、美国反家暴专家培训团来宁考察指导等机会,对告诫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一是规范文书样式。多次组织相关法律专家、业务部门开展座谈研究,对告诫书的内容、样式进行研究论证,规范制定统一的电子文书范本。202012月,结合《民法典》相关法条,再次对告诫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中试点应用家庭暴力告诫模块,实现告诫书的网上制作、登记、归档。二是明确告诫标准。为准确把握告诫书的发放范围和条件,既防止不讲原则、多发滥发,又防止瞻前顾后、少发不发,组织相关法律专家学者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具体明确了可以发放的六种情形:经民警现场口头制止,拒不停止施暴;在民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拒不悔改;经调查,二次以上实施家庭暴力;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案件调解结案后,又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对调解中不听教育劝导,仍对其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的;受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出具,公安机关根据家庭暴力具体情形,认为有必要的。三是严格工作要求。从接警、处警、告诫书使用范围和流程、证据采集、案件办理等六大环节作出明确和规范,确保做到严谨调查取证、严格审批流程、严密档案管理,告诫流程规范有序。四是严密告诫手段。要求民警按照要求对施暴者进行当面告诫,如告诫人拒绝接收的,要在见证人见证的基础上,做好备案登记。告诫书送交,原则上采取当面直接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截至今年72日,全局累计发放家庭暴力告诫书2936份,占家庭暴力警情的11.5%

    三、加强通力合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按照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注重调解、持续关注的原则,我局积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同配合,逐步形成以警方前期介入,妇联后期跟踪反馈,综治民调、民政救助、社会援助等多方力量对接参与的工作态势,确保家暴处置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依托市反家暴防治联动平台,先后与市法院建立了家暴证据即时收集制度,与市妇联建立家暴回访制度,与市民政局建立家暴受害人临时庇护制度,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家暴防治举措,共同推进反家暴工作。二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联合市妇联共建南京市反家庭暴力警情联动服务平台,打通110接警平台与市妇联工作平台的对接通道,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自2020410日接通以来,累计流转家暴警情8000多例,办结率达98%。同时,配合市妇联建立信息评估、服务转介、定期回访、专项档案等四项工作制度,将反家暴工作做深、做实、做透。三是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将预防应对家庭暴力纳入社区平安创建活动,以公安、妇联为主力军,多部门共同参与,积极开展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发现家暴苗头事件,第一时间介入,将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我局定期分析研判我市家庭纠纷警情整体情况、发展趋势,及时将高频涉警且存在持续性家暴行为的家庭,以及涉警人员有刑事伤害类前科人员,通报至各属地分局、妇联等部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避免事态恶化。四是建立跟踪回访机制。由公安派出所、基层妇联牵头,联合街道、居民小组对有家暴行为的家庭进行定期回访。对有严重暴力倾向的建立个体档案,固定和保存接处警记录,复制保存受害者诊疗记录等证据,为其获得法律援助提供支撑。五是建立重点帮扶机制。市妇联启动婚姻家庭辅导室项目,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在12个婚姻登记处开展新婚教育和离婚危机干预,在各区民政婚姻登记处开设婚姻家庭辅导室,推广婚姻家庭课程,促进和谐家庭建设。同时,联合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对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就业指导、生活救助等。

    家庭暴力行为不仅破坏了家庭内部和谐、影响了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更冲击着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的职责,依法处置家庭暴力责无旁贷。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吸收采纳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全警大练兵活动为载体,督促全市派出所、警务站严格执行202012月新修订的《南京市公安局家庭暴力警情处置工作规范》,并在每月接处警执法规范化检查中,加大家暴告诫书制作发放、家暴警情现场处置视频采集上传等重点执法环节的检查力度,确保做到规范执法。同时,在前期已实现移动警务终端处置家庭暴力警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移动接处警”APP功能,使其尽快成为可出具家暴告诫书的应用载体。

    最后,感谢你们对公安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南京市公安局

                                                                               2021714